拟古(其二)

中山魏公子,志意邈难俦。

朝吸沆瀣精,远与冥鸿游。

风高江浪恶,云黄海树秋。

青山对独酌,明月在孤舟。

心常悬象魏,迹若参公侯。

纵横致君术,思一伸良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中山的魏国公子,志向高远无人能比。
清晨他汲取天地精华,与远方的鸿雁共翱翔。
风大江水汹涌,天上的云黄,海边的树木显出秋色。
独自面对青翠山峦,明亮的月光照亮孤舟。
他的内心常挂念国家大事,行为如同王侯一般。
他精通治国之术,渴望施展才能,实现宏图大计。

注释

魏公子:魏国的贵族公子。
邈难俦:非常人所能及,难以相比。
沆瀣精:指早晨的露水和夜间的霜气,象征清高品质。
冥鸿:指高空飞翔的大雁,象征自由和高远的理想。
象魏:古代宫殿门外的两根大木柱,象征朝廷或国家。
参公侯:形容地位显赫,如同公侯。
致君术:辅佐君主的治国策略。
良筹:好的计策,比喻深思熟虑的策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田锡的作品,名为《拟古(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胸怀壮志、不畏艰险的作品。

“中山魏公子,志意邈难俦。”这里的“中山”可能指的是地理位置,而“魏公子”则是古代的一位贤能之士。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坚定的意志。

“朝吸沆瀣精,远与冥鸿游。”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沆瀣”指的是清晨的露水,“冥鸿”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仙鸟。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风高江浪恶,云黄海树秋。”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传递出一种孤独和超脱的情怀。诗人的心境如同这般变化莫测的自然界一样,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青山对独酌,明月在孤舟。”诗人以此自享自然之美,彰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心常悬象魏,迹若参公侯。”这里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比作古代名臣,如同他们一样有着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

最后两句,“纵横致君术,思一伸良筹。”则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治国理念上的思考,以及对施政手段的精心选择。这里的“纵横”可能指的是古代纵横家之术,即通过外交和内政的手段来维护国家的利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胸怀以及对治国安邦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十)

直言如霜刃,卒发伤人意。

痛贯丹诚中,无与金疮理。

缄恨若瘢痕,终身难弃置。

伺隙果报时,遂陷无情地。

虽悔安可追,弗反同奔驷。

君子慎枢机,言之岂容易。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十五)

赫赫英豪士,韩侯令子孙。

千金募死士,博浪报君冤。

国耻尚未雪,骥足俄惊奔。

待搏如猛虎,未耀同朝暾。

霸略师黄石,大计当鸿门。

谈笑定安危,功业遂隆尊。

鸾皇不啄粟,麒麟不驾辕。

将从赤松游,高谢汉皇恩。

一旦君臣中,奋宗物论喧。

片词为密勿,四皓如飞翻。

进退存亡间,以智为身潘。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五)

碧落登真诀,太霄蕊简书。

安得松乔子,仙阶一授余。

载揽彩虹绥,去登紫云车。

飘然远氛俗,志逸如龙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拟古(其七)

祢衡鹦鹉词,挥翰无停缀。

狂甚于接舆,才不容当世。

身居桴鼓下,心在云天际。

黄祖悁忿来,殒之如虎噬。

浅水游巨鱼,宜失纵横势。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