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师墙童稚被陶钧,穴凤仍同桂籍春。
岂独慈良尊有道,就论恩分即吾亲。
生前未许升堂拜,原上空陪执绋人。
一曲薤歌难写恨,哀荣千古付苍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为悼念其侍讲先生王夫人的挽诗。诗人以师墙比喻先生的教诲如墙,孩子们在其引导下成长,暗示了王夫人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穴凤仍同桂籍春",将夫人比作高贵的凤凰,以其品格如同春天般温暖,表达了对她的赞美。
"岂独慈良尊有道,就论恩分即吾亲",进一步强调了王夫人的仁慈和德行,认为她的恩情如同亲人一般深厚。诗人遗憾未能在她生前表达敬意,只能作为送葬队伍中的一员,表达哀思。
"生前未许升堂拜,原上空陪执绋人",表达了诗人未能在夫人活着时尽孝的遗憾,只能在墓地陪伴她,表达深深的哀痛。最后一句"一曲薤歌难写恨,哀荣千古付苍珉",借用《薤露》之歌,表达了对夫人逝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她的哀荣将永载史册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扬了王夫人的品德,又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
不详
兰陔堂上此归全,松柏山头有旧阡。
我得遐龄几九十,人依绛帐昔三千。
病时太守和汤药,没后诸生侍几筵。
善化群材同草木,先生恩德重如天。
闻说欧川似沃洲,一溪分作两溪流。
长桥跨岸虹垂地,高阁淩空蜃吐楼。
浩荡乾坤供醉眼,凄凉风雨送行舟。
凭谁为问乘槎客,未必无人犯斗牛。
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
过岭已怜云满?,穿林宁恨露沾衣。
自惭访道来何晚,便好寻真去不归。
本迕朝廷无补报,名山犹幸许相依。
阅日堂前橘,山僧手自移。
为迎林下客,旋拄路边枝。
结实曾防蚁,盈箱不禁儿。
他年应记得,蜡屐过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