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阅日堂前橘,山僧手自移。
为迎林下客,旋拄路边枝。
结实曾防蚁,盈箱不禁儿。
他年应记得,蜡屐过门时。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在阅日堂前精心照料的一棵橘树。僧人亲手移植此树,意在迎接山林中的访客,甚至不惜临时砍取路边的树枝来增添其茂盛之态。橘树结出的果实既需防备蚂蚁侵扰,又难以抵挡孩子们的贪吃。诗人期待着未来某年,自己能穿着蜡屐来访,那时还能忆起这棵橘树和与僧人的友情。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友情的淳厚,富有生活情趣。
不详
山家皆种橘,古寺独栽松。
林静时栖鹤,泉灵合有龙。
何年人舍宅,今日我携筇。
寓所留僧话,未眠闻打钟。
释子纷纷奈汝何,传闻右绕益乖讹。
南山述作那堪毁,西竺师徒果有魔。
群蚁固应随转石,一杯焉可当颓波。
青铜瓦砾皆称鉴,乞与光明岁月磨。
早岁交情淡已亲,相逢羁旅白头新。
虽惭管鲍论高谊,欲慕陈雷卜近邻。
客舍每罗门外雀,归来还满甑中尘。
明年相逐东林去,未必鲈鱼驻得人。
惯见江湖贱逐臣,去寻岩穴或相亲。
不知金马曾为客,犹得铜章肯借人。
夜夜水声随枕簟,时时林色上衣巾。
题诗半在山南寺,请戒岩僧扫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