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泗上未休兵,壶关事可惊。
流年催我老,远道念君行。
残雪临晴水,寒梅发故城。
何当食新稻,岁稔又时平。
此诗描绘了战乱频仍、个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首句“泗上未休兵,壶关事可惊”表明战争尚未结束,而壶关之事令人震惊,反映出当时的动荡不安。
接下来的“流年催我老,远道念君行”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自己日渐衰老以及对于远方亲友的牵挂和思念。这里,“流年”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远道”则是指远离家乡的道路。
“残雪临晴水,寒梅发故城”这一句中,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残留的雪花、晴朗的河水以及在古老城墙旁盛开的寒梅,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情。
最后,“何当食新稻,岁稔又时平”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吃到新收获的粮食,并且是在一个太平盛世之中。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对于和平安定的追求,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战争与和平、孤独与思念、往昔与未来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社会稳定环境的强烈期盼。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得意却思寻旧迹,新衔未切向兰台。
吟看秋草出关去,逢见故人随计来。
胜地昔年诗板在,清歌几处郡筵开。
江湖易有淹留兴,莫待春风落庾梅。
不归何慰亲,归去旧风尘。
洒泪惭关吏,无言对越人。
远帆花月夜,微岸水天春。
莫便随渔钓,平生已苦辛。
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名高五七字,道胜两重科。
宿馆明寒烧,吟船兀夜波。
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