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名高五七字,道胜两重科。
宿馆明寒烧,吟船兀夜波。
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
诗人以深情厚谊之心,向远去的友人致以深长的离别之情。"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映射出朋友间的情谊深厚。此处“解印”乃指朋友之名,或隐喻其官职,此语含蓄而意味深长。
接着,“名高五七字,道胜两重科”一句,颇具赞美之意。"五七字"或指诗人所作之诗篇,意在赞扬其文学造诣已达至高无上之境;“道胜两重科”则可能暗示朋友不仅才华横溢,更有深厚的道德修为。
第三句“宿馆明寒烧,吟船兀夜波”,描绘了一种独自夜泊的情景。"宿馆明寒烧"形象地展现了清冷的夜晚,以及作者心中的孤寂与凄凉;而"吟船兀夜波"则透露出诗人在静谧的夜色中,借着微风轻摇之力,以船代步,悠然吟唱,情感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转而抒发了对故土的情思。"家山春更好"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的向往,以及对家乡山川之美的无限眷恋;"越鸟在庭柯"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鸟儿在庭院中自由翱翔,增添了一份春意盎然的氛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情厚谊的情怀,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传达至极致。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为儒欣出守,上路亦戎装。
旧制诗多讽,分忧俗必康。
开怀江稻熟,寄信露橙香。
郡阁清吟夜,寒星识望郎。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
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
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
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
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
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