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名为《送举子下第东归》。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业的不舍,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开篇便以“夫子”自称,显示出作者与被赠送者的亲密关系。“夫子道何孤”表达了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去时的孤独感受。接着,“青云未得途”则是在形象地描绘朋友行程中的遥远与艰难,似乎连通天际的道路都无法到达。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书难舍”表明诗人对于文化知识的珍视,“鲁”指的是孔子的家乡,也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接着,“山水暂游吴”则是在表达诗人虽然要暂时离开,但内心仍然怀念着那片美丽的自然与山水之境。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这一句更深入描绘了景物的丰富性。诗中的“野绿”指的是野外的绿意,而“梅阴”则是在形容初春时节,梅花盛开所带来的浓密阴影。接下来的“江春浪势粗”则是在展示江水在春天的壮观景象。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最后一句透露了诗人内心对过去战争与劳役的记忆,以及当前自己学业未竟的心情。这里的“秣陵”是古地名,而“兵役后”则是在回顾往昔的战乱和劳役。而“旧业半成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从事的学问尚未完成,且已被世事所扰乱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受。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为儒欣出守,上路亦戎装。
旧制诗多讽,分忧俗必康。
开怀江稻熟,寄信露橙香。
郡阁清吟夜,寒星识望郎。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
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
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
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
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
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
谁无泉石趣,朝下少同过。
贪胜觉程近,爱闲经宿多。
片沙留白鸟,高木引青萝。
醉把渔竿去,殷勤藉岸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