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小斋即事

芦苇周遭旧楮糊,就中穴地砌砖炉。

儒酸官冷浑相称,草卧毡眠本不拘。

窗外十分西日照,帘间半点北风无。

一瓶雪水煎茶熟,清气真能压武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四周是旧芦苇围绕,中间挖坑建起砖炉。
书生寒酸官员落魄,草席毡垫随性而居。
窗外洒满夕阳余晖,室内却无丝毫北风侵袭。
一壶雪水煮沸茶香,清雅之气足以压倒粗人。

注释

芦苇:野生植物,常见于河边或湿地。
旧楮糊:破旧的芦苇皮或纸。
穴地:在地上挖洞。
砌砖炉:用砖头垒成炉灶。
儒酸:形容书生的寒酸和酸腐。
官冷:官职卑微,待遇不佳。
浑相称:非常符合。
草卧毡眠:随意躺在草垫上睡觉。
窗外十分西日照:窗外洒满夕阳的光辉。
帘间半点北风无:室内透过窗帘几乎感觉不到北风。
雪水:冬日积雪融化的水。
煎茶熟:煮茶至适宜饮用的温度。
清气:清淡的香气。
压武夫:超过粗俗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在简陋的小屋中品茶。开篇“芦苇周遭旧楮糊,就中穴地砌砖炉”两句,勾勒出一处偏僻而又有些许破败的居所,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外温差,给人以深冬中的严寒感受。"儒酸官冷浑相称,草卧毡眠本不拘"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条件的淡然,不以穷苦为忧,保持着超脱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窗外十分西日照,帘间半点北风无”进一步渲染了室内外的温差和光影变化,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一瓶雪水煎茶熟,清气真能压武夫"则是整个场景的高潮,通过品尝由雪水煮成的茶,体味到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精神享受。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却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物质贫乏中仍能保持精神独立和生活品质的态度。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北村吴园雨中赏牡丹主人留饮

不谓村园见此花,娇红数朵眩晴霞。

可怜国色天香种,竟落田夫野老家。

略具杯盘供笋蕨,已拚杖屦污泥沙。

莫愁乳鹿衔春去,自有蓬蒿尽力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四月十六夜月蚀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

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处暑后风雨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其二)

野店当官道,村醪唤客留。

偶因乘早出,故作探春游。

芳意林梢静,晴光水面浮。

人言有龙洞,近在石山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