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其四)

秋光清浅时,白鹭和烟岛。

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翻译

在秋日光线清澈的时候,白鹭飞翔在烟雾缭绕的小岛上。
美好的观世音菩萨,她的形象融入了荒凉的草丛之中。

注释

秋光:秋天的阳光。
清浅:清澈而浅淡。
白鹭:一种白色水鸟。
和烟岛:在烟雾笼罩的小岛上。
良哉:美好啊。
观世音:佛教中的慈悲女神。
全身:整个形象。
入:融入。
荒草:荒芜的草丛。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季景色中的一幅静谧画面。"秋光清浅时",寥寥五字便勾勒出秋日阳光透过稀薄云层洒在水面或大地上的清爽与明亮,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悠长而宁静。"白鹭和烟岛"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白鹭在轻烟缭绕的岛屿上飞翔,动静结合,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诗人接着以"良哉观世音"表达对眼前景象的赞叹,将自然之美与佛教中的慈悲之眼——观世音菩萨相联系,赋予了眼前的秋景一种超然的意味。"全身入荒草"则寓意着观世音的包容与融入,即使在荒芜的草丛中,也能找到宁静与智慧的所在。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禅意小诗,通过秋光、白鹭和荒草等寻常景物,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世间万物平等慈悲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7)

释允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七首(其三)

月月初一十五,处处槌钟打鼓。

若不毁谤禅道,便是呵骂佛祖。

尽道慈悲接人,毕竟无过于此。

承天鼻孔笑伊,直是未敢相许。

坐人舌头即不无,争教无舌人解语。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二)

老汉当年腊月八,三更夜半颠狂发。

刚把长钉钉眼睛,直至而今未能拔。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一)

一五二五,机轮无阻。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有人却道锦上添花,有人又道泥中洗土。

有人又道离此二途,便见丹霄独步。

若总如斯论量,山僧未敢相许。

形式: 偈颂

龙井十题(其一)风篁岭

风篁荫修岭,挺节含虚心。

悠悠往还客,孰不聆清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