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其一)

斋祠难著野衣冠,旋赎金章始见閒。

台架尘侵毬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

当年驲骑传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

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简陋的祠堂难以穿戴正式的官服,只有赎回官印后才感到片刻清闲。
祭台和球场积满灰尘,显得阴暗,书籍和文件上墨迹斑斑。
当年,紧急命令由快马传递,如今这些物品被村童擦拭清理。
比起从前繁忙的驿站,现今的荒凉景象,还能因这些留存物而略感欣慰。

注释

斋祠:简陋的祠堂。
野衣冠:非正式的服装。
旋:立刻。
赎:赎回。
金章:官印。
台架:祭台。
尘侵:积满灰尘。
毬路:球场。
花书:书籍。
墨渍:墨迹。
笏头斑:斑驳。
驲骑:快马使者。
传呼:传递命令。
赐:赏赐。
拂拭:擦拭。
荒驿舍:荒废的驿站。
见存:现存的物品。
开颜:露出笑容。

鉴赏

这首宋诗是范成大所作,题为《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首句“斋祠难著野衣冠”暗示了诗人曾经在庙堂之上或祭祀场合穿着庄重的服饰,如今却只能在闲暇时换上平民的衣帽。次句“旋赎金章始见閒”描绘了赎回旧物的场景,金章代表官职或荣誉,此刻得以闲置,反映出诗人生活状态的变化。

第三句“台架尘侵毬路暗”,通过描述台架上的尘埃和球场的昏暗,渲染出一种落寞与荒凉的气氛。第四句“花书墨渍笏头斑”则进一步刻画了日常用品的磨损和时光的痕迹,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第五、六句“当年驲骑传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回忆起昔日宫廷中的荣光,与今日乡村生活的平凡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最后一句“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颜”,诗人以荒废的驿站作比,庆幸至少还有这些旧物留存,能让他在回忆中找到一丝欣慰。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在淡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沉淀物的珍视。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江州庾楼夜宴

岷江漱北渚,庐阜窥南窗。

名山复大川,超览兹楼双。

何必元规尘,自足豪他邦。

使君秫田熟,新凉篘酒缸。

落景澹碧瓦,长虹吐金釭。

客从三峡来,噩梦随奔泷。

小留听琵琶,船旗卷修杠。

请呼裂帛弦,为拊洮河腔。

曲终四凭栏,倦游心始降。

明发挂帆去,晓钟烟外撞。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江源县张季长正字家善颂堂

我穷江源来,名胜颇追逐。

薰风秀沃野,在处得奇瞩。

颂堂有佳士,文字照缣竹。

图书抱世守,古锦韬玉轴。

黄金不满籯,故园有乔木。

逡巡酒如渑,霍霍具水陆。

田头新谷升,一饭香满屋。

回思闵雨时,敢望遽炊玉。

摩挲壁间题,明府遂州牧。

山高江水长,百世照尸祝。

我来坐琴坛,腼汗愧前躅。

空馀烟霞痼,未许是公独。

请歌青城游,或附耆旧录。

形式: 古风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二)灯市行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

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

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閒也向城中看。

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

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

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形式: 古风

祁门

石梁平波心,金刹驾岩腹。

溪藤卷霜缯,山骨琢紫玉。

东堂有嘉名,窈窕窗纱绿。

落花扫无迹,蕉叶森似束。

主人甚爱客,挽袖语陆续。

冲雨出门去,役役愧童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