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娥峰

窈窕奇峰叠古苔,望秦岭外势徘徊。

巨灵非疋休期刻,毛女为邻合往来。

傅粉微茫春雪在,堕鬟浮动晓云开。

好邀上雒王常侍,时就岩前饮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秀美的山峰重叠着古老的青苔,遥望秦岭之外,山势显得犹豫不决。
巨人般的山峰并非寻常时刻能攀登,仙女邻居的存在使得这里似乎值得常常来往。
春天的雪花若隐若现,如同轻薄的脂粉,早晨的云雾散去,山峦更加清晰。
真想邀请上雒的王常侍,时常到这岩石前共饮一杯。

注释

窈窕:形容山峰秀美。
奇峰:奇特的山峰。
古苔:古老的青苔。
秦岭:中国西部的山脉。
巨灵:传说中的巨人。
毛女:可能指仙女或神话人物。
傅粉:比喻春雪如脂粉般轻盈。
上雒:古代地名,今洛阳附近。
王常侍: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超自然的意趣和深远的哲思。首句“窈窕奇峰叠古苔”以“窈窕”形容山峰之幽深,“叠古苔”则表明峰峦上覆盖着厚重的苔藓,透露出时间的沧桑和自然的力量。第二句“望秦岭外势徘徊”中,“秦岭”可能指代远方或边疆之地,而“势徘徊”则表现出诗人对那一处地方的情感牵挂。

接下来的“巨灵非疋休期刻,毛女为邻合往来”更是神话色彩浓厚,可能暗示了与仙界的交流或对超自然存在的向往。“傅粉微茫春雪在”描绘了一幅春日雪花纷飞的画面,“堕鬟浮动晓云开”则展现出天地初光时分,云雾缥缈,仿佛能见到仙界的门户。

最后两句“好邀上雒王常侍,时就岩前饮一杯”中,“上雒王”应是指神仙或仙界之主,而“时就岩前饮一杯”则表现出诗人与仙境之间的情感联结和精神寄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达到与自然合一乃至通晓仙界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出守黄州上史馆相公

出入西垣与内廷,十年四度直承明。

又为太守黄州去,依旧郎官白发生。

贫有妻贤须薄禄,老无田宅可归耕。

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司空相公挽歌(其一)

全德群儒服,清名信史书。

何人不调鼎,唯我得悬车。

萧相文无害,于公庆有馀。

三川归葬地,松槚自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司空相公挽歌(其三)

去岁频宣召,观灯复赏花。

健嫌灵寿杖,轻弃富人车。

列座先台席,温颜逼翠华。

而今宅前路,雨破筑堤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司空相公挽歌(其二)

执礼身虽退,思贤宠未衰。

垂行三入命,遽逼九原期。

本末皆书史,功名别树碑。

须知文集里,全似白公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