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相公挽歌(其二)

执礼身虽退,思贤宠未衰。

垂行三入命,遽逼九原期。

本末皆书史,功名别树碑。

须知文集里,全似白公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司空相公挽歌(其二)》。诗中表现了对已故去官员的怀念和赞誉,以及对其功绩的纪念。

“执礼身虽退,思贤宠未衰。”这两句表明尽管该官员已经离职,但人们对于他的贤能和恩泽仍然铭记在心,没有减少。这里的“执礼”指的是遵循礼仪的官员,“思贤”则是对其德才的怀念。

“垂行三入命,遽逼九原期。”这两句描绘了该官员生前所受的尊崇以及他的壮举。诗人通过“垂行”来形容其命令或教诲被广泛传播,“三入”可能指的是某种重大的礼仪或重要事件,而“遽逼九原期”则是说他几乎与古代圣贤相比。

“本末皆书史,功名别树碑。”这两句说明该官员的功绩不仅被记载在正史中,也被特别立碑纪念。这里的“本末”指的是始末、根本,即全面的历史记录,“功名”则是指他的成就和美誉。

最后,诗人以“须知文集里, 全似白公诗。”结束全诗。这两句表达了对该官员文章风格的赞赏,将其比作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这里的“须知”是指必须知道,“文集”则是指该官员的文集或作品集。

整首诗通过对已故去官员的怀念和赞誉,展现了诗人对其德才、功绩以及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四皓庙(其二)

小言望小利,载在礼经中。

遂有鹰犬辈,拔剑各争功。

一出定万乘,去若冥冥鸿。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宁公新拜首座因赠

著书新奏御,优诏及禅扉。

首座名虽贵,家山老未归。

磬声寒绕枕,塔影静侵衣。

终忆西湖上,秋风白鸟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正月尽偶题

一岁春光九十日,三分已是一分休。

何曾快见花烧眼,只解潜催雪满头。

莫问穷通求季主,自齐生死学庄周。

终须摆脱人间事,高逐冥鸿狎海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甘棠即事简孙何

甘棠风雅美贤臣,伐树悽悽亦圣人。

因感得时留蔽芾,更嗟无位泣麒麟。

谁知素教长多难,我向清朝自不辰。

听讼何如使无讼,与君忧道合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