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其三)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

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

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功业伟大承继了祖先,成功之后传给儿孙。
智慧的文采如诗般流传在乐章,留下的教诲在历史中铭记。
节操彰显中庸之德,广布的利益恩泽后代。
可以预见千年以后,治世之理循环不息,贞元之年永恒不变。

注释

业大:指功业宏伟,成就显著。
承宗祖:继承祖宗的事业。
功成:功业完成。
睿文:聪明且富有文采。
诗播乐:诗歌传播于音乐之中。
遗训:遗留下来的教诲。
史标言:在历史上作为准则或名言。
节表:体现节操。
中和德:中庸和谐的品德。
方垂:长久流传。
广利恩:广泛的恩惠。
悬知:预先知道,料想。
理代数:治理国家的道理和规律。
贞元:封建时代纪元的名称,这里指永恒不变的正道。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德宗皇帝功业和品德的赞扬,以及对其政绩和恩泽长存的希望。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 表明皇帝继承了祖先的事业,成就巨大,将这些成果传递给后代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指皇帝不仅武功显著,而且文学成就也很高,其教诲和训令被记录在历史上,成为后世的典范。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 强调了皇帝具有中正平和的美德,并且这种德行普施于民,使得恩泽广泛而深远。"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表达了对未来长久传承美好德业的愿望,以及对每一个朝代都能保持纯正品质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于皇帝崇高地位和德政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希望皇权长久、国家安宁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其四)

梦减三龄寿,哀延七月期。

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

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

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樱桃花下叹白发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

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

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

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

今朝何事一沾襟,检得君诗醉后吟。

老泪交流风病眼,春笺摇动酒杯心。

银钩尘覆年年暗,玉树泥埋日日深。

闻道墓松高一丈,更无消息到如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醉中戏赠郑使君

密座移红毯,酡颜照渌杯。

双娥留且住,五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开。

平生少年兴,临老暂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