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钟山

归去来兮钟山中,钟山万仞盘苍龙。

御炉香霭随天风,方今混一四海同。

何用祝发归禅宗,松楸寂寞霜露浓。

送君之去月堕空,浩浩大化何终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尘世,返回钟山修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归去来兮钟山中”,以“归去来兮”这一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表达,暗示了僧人从世俗生活回归到精神家园——钟山的决定。钟山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接下来,“钟山万仞盘苍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钟山的雄伟壮观,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盘绕着苍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御炉香霭随天风”则进一步渲染了钟山的宗教气息,香烟缭绕,随风飘散,仿佛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桥梁,暗示着僧人修行的神圣性和超脱性。“方今混一四海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的社会和谐与统一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佛教普度众生、追求大同理想的认同。

“何用祝发归禅宗”一句,直接点明了僧人的选择,他放弃世俗的束缚,投身于佛教的修行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松楸寂寞霜露浓”则通过描写钟山上的松树和墓地的凄凉景象,表现了僧人修行环境的清冷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送君之去月堕空,浩浩大化何终穷”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僧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月落空虚,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浩浩大化”则指自然界永恒的变化,诗人在此处探讨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僧人回归钟山、追求精神自由的坚定决心,以及诗人对其修行之路的敬仰与感慨。

收录诗词(1)

李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居

雨后看新水,天空望远山。

入云苍隼健,坐浪白鸥閒。

酒尽壶还贳,诗成字重删。

才疏信樗散,非为惜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栖云庵

旧种闲云足自怡,溶溶曳曳共栖迟。

阴笼法座花千片,影压秪林玉万枝。

纸张晓惊眠觉后,衲衣寒怯定回时。

由来此是无情物,只合常年伴阿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喜吟社新成简听玉

论交共有斯文契,结社欣逢至治年。

道谊相资期化俗,词章何用学通仙。

亭台落日烟霞里,杖履清风水玉边。

珍重杨雄偏好静,竹门深锁白云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旅况

旅况澹如此,羁身复若何。

家书春后少,乡思雨中多。

浮食一官系,衔恩十载过。

不才吾自耻,焉敢叹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