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栖云庵

旧种闲云足自怡,溶溶曳曳共栖迟。

阴笼法座花千片,影压秪林玉万枝。

纸张晓惊眠觉后,衲衣寒怯定回时。

由来此是无情物,只合常年伴阿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庵观景象。诗人以“旧种闲云”开篇,将庵观置于自然之中,云与庵相依相伴,自得其乐。接着,“溶溶曳曳共栖迟”,生动地描绘了云彩在庵边缓缓飘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阴笼法座花千片,影压秪林玉万枝”两句,进一步渲染庵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法座被阴云笼罩,仿佛千片花瓣轻轻覆盖;庵外的树林,在阳光下投下玉一般的光影,展现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美。

“纸张晓惊眠觉后,衲衣寒怯定回时”则通过庵中僧侣的生活细节,表现了庵观生活的简朴与宁静。清晨醒来,纸张似乎也因光线的变化而感到惊喜;僧人穿着的衲衣,在寒冷的季节里,每当回到禅定之时,都显得格外敏感。

最后,“由来此是无情物,只合常年伴阿师”表达了诗人对庵中自然之物与僧侣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感慨。他认为这些看似无生命的自然之物,实则与庵中的僧侣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它们的存在,正是为了陪伴和滋养那些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修行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庵观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净、和谐、超脱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修行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

收录诗词(3)

李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吟社新成简听玉

论交共有斯文契,结社欣逢至治年。

道谊相资期化俗,词章何用学通仙。

亭台落日烟霞里,杖履清风水玉边。

珍重杨雄偏好静,竹门深锁白云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旅况

旅况澹如此,羁身复若何。

家书春后少,乡思雨中多。

浮食一官系,衔恩十载过。

不才吾自耻,焉敢叹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源师栖云庵

一片闲云懒作霖,悠悠偏契老禅心。

袈裟挂影晴犹湿,笃耨熏炉气自沉。

出岫不随飞锡远,护关长是住山深。

我来欲借倪床卧,咫尺西岩杳莫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张中丞殿落成

天宝人豪浩气横,当年殉国死犹生。

出奇漫折蒿为矢,制胜能令草作兵。

手抚疮痍还突阵,口含茶纸更登城。

要知灵武迥銮日,半是睢阳金鼓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