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名为《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首句“春风已去又薰风”,春风离去,夏风(薰风)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次句“时序频仍感寸衷”,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不断更替的深切感受,内心充满了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接着,“早岁情怀如远鹤”一句,以“远鹤”比喻年轻时的自由与高远的情怀,暗示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而“中年困顿作冥鸿”则以“冥鸿”(传说中的大雁)比喻中年时期的困顿与挣扎,反映了诗人对中年生活状态的描述。
“乐饥泌水诚何憾”一句,通过“乐饥泌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困境的淡然态度。“仰止高山亦足雄”则进一步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自信,即使身处低谷,也能保持内心的崇高与强大。
最后,“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生涯的感慨。在繁忙的文坛中,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持,即使年华老去,也不忘初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