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净皓书童正思所作诗序后

童郎豪爽士,平生少许可。

独于皓上人,珠玑发咳唾。

上人学法英妙年,参遍诸方文字禅。

铁鞋踏破石头路,教外方知别有传。

童郎我同道,上人我同乡。

相逢江上折官柳,离思悠悠江水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爽的少年与一位名叫皓上人的僧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称赞皓上人学识渊博,佛法精深,年轻时就已遍访各方,研习佛法和禅宗文字,甚至不惜长途跋涉,踏破铁鞋,以求真谛。这体现了上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独特见解。

诗人自述与童郎同为修行之人,又同是故乡人,他们的相遇在江边,折取官柳,寓含了离别的感伤。最后,诗人借江水之长,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佛法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345)

丁鹤年(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相关古诗词

送铁佛寺益公了庵朝京游浙

世尊出西域,教化极东土。

大道本无为,盛德人所慕。

只今灭度二千年,授经弟子如亲传。

我生懒僻苦贪佛,或谓三生有胜缘。

武昌铁佛古名刹,兵燹荐臻孰承乏。

益公崛起振宗风,至味啖人如嚼蜡。

相逢一笑即相亲,下榻东轩忘主宾。

薰炉茗碗坐清夜,从容软语温如春。

晓来别我朝京国,短策轻包适吴越。

吴越山水天下奇,宝坊金刹皆人杰。

公今参访必遇人,六根一扫无纤尘。

钱唐潮音华顶月,独露堂堂见本真。

从此平生大事毕,顿觉身心乐无极。

踢翻大海水逆流,半夜中天出红日。

我有故人僧中雄,不远千里来诗筒。

烦公问讯向何处,说法今留兜率宫。

形式: 古风

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

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

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

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

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

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

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

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

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

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

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

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

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

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

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

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

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

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

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

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

形式: 古风

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

兖为礼义乡,自昔多名士。

佐也游夏徒,力学能崛起。

三冬文史富才华,万言入对天王家。

骑蟾秋折广寒桂,走马春看长安花。

承恩筮仕御史府,风生台阁膺佥举。

雅知严敬授祠官,奉礼山川来大楚。

祠宫清暇日有馀,焚香危坐读父书。

门外犹维桓典马,釜中屡出莱芜鱼。

嗟予老病衡茅下,时人弃置如土苴。

多公高义数相过,茅塞心胸赖陶泻。

霜风一夜吹庭闱,椿萱并瘁色养违。

再拜天颜零涕出,千里看云匍匐归。

佳城已卜牛眠地,屏立泰山带围泗。

种松畚土展孝诚,傍水依山砺仁知。

知明仁熟政乃攻,终丧还谒蓬莱宫。

致君尧舜付公等,伫令四海回淳风。

五风十雨年屡丰,吾何幸为田舍翁。

形式: 古风

送奚仲瑛进士服阕朝京

奚郎健笔凌高秋,排云直上蟾宫游。

一枝丹桂许先折,归来两袖天香浮。

早年抡材服官政,百里秋毫归藻镜。

躬承天语佐夏官,幕下清谈烽燧静。

家书忽报丁内艰,读礼还依孔子山。

教育英才乐人乐,一旦徵书到岩壑。

鲲鹏从此徙南溟,凤凰仍旧巢阿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