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胡滏阳咏报国寺松分来字

古木扶疏梵刹栽,慈云引鹤自飞回。

十围老干凌霄起,半亩浓阴匝地开。

影带岚光过柰苑,烟笼翠盖映莲台。

风生白日龙鳞动,万壑涛声树杪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报国寺内一株古老的松树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木的苍劲与生机,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联“古木扶疏梵刹栽,慈云引鹤自飞回”,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古木繁茂,仿佛是梵刹的守护者,而慈云轻拂,引领着仙鹤自由翱翔,回归自然的怀抱。这一场景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宁静与超脱,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和谐共处。

颔联“十围老干凌霄起,半亩浓阴匝地开”,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雄伟与生命力。十围之粗的老干直插云霄,显示出其历经岁月而不衰的坚韧;而其下覆盖的半亩浓阴,则如同大地母亲的怀抱,给予万物以庇护。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松树的高大与深邃,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颈联“影带岚光过柰苑,烟笼翠盖映莲台”,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空中与远处。松树的影子在山岚的光芒中穿越,仿佛连接了两个世界;而翠绿的树冠在烟雾的笼罩下,映照着莲花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尾联“风生白日龙鳞动,万壑涛声树杪来”,收束全诗,以动态的视角展现松树的活力。白日里,微风吹过,松树的枝叶仿佛龙鳞般轻轻摇曳;而远处万壑中的涛声,则似乎是从树梢传来,充满了神秘与力量。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象征着内在精神的觉醒与外在世界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报国寺内一株古老松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生命之力以及心灵之静,是一幅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画卷。

收录诗词(10)

马任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

斗酒持螯漏几更,西风妒月片云生。

氤氲不尽来还去,点缀无端暗复明。

乍见馀光分翠竹,尚留微影落金觥。

谁家唱出关山调,徙倚胡床听远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行

杳霭中流二水分,人传此地吊湘君。

南天渐隐巴陵树,西塞犹飞梦泽云。

傍晚鱼龙常涌沫,隔江凫雁自呼群。

年来已觉风波惯,枕上渔榔处处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赤璧

当年虎豹客愁攀,今在人烟秋色间。

势压江流欲倒水,身行壁上更无山。

已开楼阁争题咏,未剪荆榛谁往还。

且向亭西竹下去,东坡居士一生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车中梦林子野答句忆得春来梦后二语续成一首

河间二月不飞花,错送东风拂袖遮。

马入孤村烟渐破,人迷长陌柳争斜。

春来到处皆酣酒,梦后何人不忆家。

未识长安今近远,黄昏更度板桥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