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一)

四海惟兄弟,三生忽梦魂。

乾坤身独在,肝腑义俱存。

割绝翻成恨,欢娱不是恩。

此情终类激,天意故难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哭舍弟东山十首》的第一首,表达的是对亡弟深切的哀悼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四海惟兄弟”,开篇即点出兄弟之情的珍贵,将兄弟关系比作广阔天地中的唯一纽带,强调了兄弟间不可替代的情感联系。“三生忽梦魂”,则以“三生”寓指前世、今生、来世,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对兄弟情谊的永恒怀念。“乾坤身独在”,在广阔的宇宙背景下,诗人感到自己孤身一人,突出了失去兄弟后的孤独感。“肝腑义俱存”,肝胆相照,肝腑之义,形容兄弟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割绝翻成恨”,割断了兄弟间的联系反而成了遗憾,表达了失去兄弟的痛苦。“欢娱不是恩”,即使兄弟间欢聚的时光不是恩赐,也足以让人珍惜和怀念。“此情终类激”,这种情感最终如同激流般汹涌澎湃,难以平息。“天意故难论”,面对命运的安排,人往往难以理解或接受,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深刻描绘了诗人对亡弟的哀思与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二)

乳哺生前恨,形骸死后身。

弟兄吾最长,骨肉尔俱沦。

愉色难供养,浮名不慰人。

后生虽可念,渔猎恐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三)

恸哭三郎逝,凄凉二载过。

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齿为唇馀冷,哀从乐处多。

犹怜梦中句,声断不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四)

婉娩承颜日,居然意不违。

眼昏常剧泪,身病不胜衣。

药裹经春断,书声入夜稀。

旧时趋走地,寂寞少光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五)

古人称一乐,此意极怜渠。

喜色偏依面,微言或起予。

肝肠中断绝,日月几居诸。

羡杀原头鸟,相随鸟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