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居士心如出岫云,逢场作戏不求真。
桃花自落非关雨,梅子半黄知是春。
此外更无身外事,闲中那得个中人。
箭锋相拄君休问,千里同风始见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奉酬龙兴益老伽陀》。诗中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以及他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居士心如出岫云”一句,以高远的山岭来比喻居士的心性,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逢场作戏不求真"则透露出诗人在世俗纷争中保持一种游戏人的态度,不追求实际效果,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豁达与玩世不恭。
“桃花自落非关雨,梅子半黄知是春”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流转的观察。桃花随风而落,与雨无关,表明事物有其自身的规律;而梅子的半黄,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这是对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一种赞美。
“此外更无身外事,闲中那得个中人”两句,强调了诗人心中只有超然物外的事物,对于世间纷扰则持一种旁观者的态度,难以找到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人。
最后,“箭锋相拄君休问,千里同风始见亲”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是尖锐如箭锋的困境,也不必多问,只有在共同经历风霜之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深厚情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哲思与高洁的情操,同时也寄寓了他对于朋友之间精神上的沟通与理解的向往。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群贤嘉会走舆臣,乍喜郎星照七闽。
寺近南塘钟秀丽,筵开晚水荐甘珍。
放怀想尽百川饮,留客应生四角轮。
我独沉疴方面壁,愈风赖有两骚人。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
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
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男儿死尔未应悲,可惜胸中尚有奇。
绝域英声宜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
壮怀自感中流楫,旧爱今存岘首碑。
天独不能遗此老,盖棺两鬓未全丝。
拾芥声名早岁驰,白头有蕴未全施。
向来茂草无留讼,是处甘棠有去思。
才术旧闻优少赣,交游剩欲赖当时。
谁知沱水歌来暮,翻作西城薤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