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江

天水相涵翠有馀,玻璃万顷接方壶。

山浮晚照清如洗,风远飞帆细欲无。

漫叟未应甘皂枥,散人终欲傲江湖。

维舟况值鲈鱼美,鲙叠银丝饫腹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天空与水面交融,翠色盈盈,仿佛万顷玻璃连着仙境方壶。
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新,像被清洗过一样,远处的船帆在风中几乎看不见。
老者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向往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
停泊的船正逢鲈鱼肥美之时,细切的鱼片如银丝般丰富,足以饱腹享受。

注释

天水:指天空和水面。
翠有馀:翠绿之色丰富。
玻璃:形容水面清澈如玻璃。
方壶:神话中的仙山。
晚照:傍晚的阳光。
皂枥:比喻平凡的职位。
散人:指隐士或不拘束的人。
维舟:系船停泊。
鲈鱼美:指鲈鱼鲜美。
鲙叠银丝:形容鱼片切得细如银丝。
饫腹腴:饱腹的美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水乡风光图。"天水相涵翠有馀,玻璃万顷接方壶"中的"天水相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境界,而"玻璃万顷接方壶"则通过对比衬托出水面的平静和辽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翠有馀"和"玻璃"两个词汇,既形容了水的清澈,也烘托出了水面如同镜面般的光滑。

接下来的"山浮晚照清如洗,风远飞帆细欲无"则描绘出了一幅暮色中的山水景观。"山浮晚照"给人以悬空之感,"清如洗"则形容了晚照下的山影和水面清洁明净。"风远飞帆细欲无"中,"风远"传递了一种悠长的距离感,而"飞帆细欲无"则描绘出远处船帆消失在视线之中,给人一种遐想无限的意境。

在后两句"漫叟未应甘皂枥,散人终欲傲江湖"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漫叟"一词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而"未应甘皊枥"则隐含着对世俗羁绊的不满。"散人终欲傲江湖"中的"傲"字,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大自然的渴望。

最后两句"维舟况值鲈鱼美,鲙叠银丝饫腹腴"则描写了船上捕鱼的情景。"维舟"指的是停泊在江湖之中的船只,而"鲈鱼"则是对美味的赞誉。"鲙叠银丝"形容了鱼肉的鲜美和细腻,而"饫腹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食的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以及对生活美好方面的赞美。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金山

环望荆吴坼,清江日夜流。

飞腾潮汐浪,漂泊利名舟。

山涌鳌番出,楼嘘蜃气浮。

僧窗千古意,出没看轻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别游定夫

黾勉吾将仕,谋身力已分。

漆雕惭未信,子夏又离群。

惨淡交情重,间关道路勤。

至言宜远寄,孤陋愿频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县斋书事

朱颜凋尽鬓䰐鬖,世路低回老益惭。

偶影独游聊自适,谈书不辍竟何堪。

神炉默默金徒踊,蚁蛭纷纷梦正酣。

误把此身撄世网,自缠徽纆信如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含云晚归寄真师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馀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