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金山

环望荆吴坼,清江日夜流。

飞腾潮汐浪,漂泊利名舟。

山涌鳌番出,楼嘘蜃气浮。

僧窗千古意,出没看轻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环顾荆吴两地,长江日夜奔流。
潮起潮落,商船在其中漂泊,追逐名利。
山峦如海浪涌动,楼阁间幻象升腾。
僧人的窗前藏着千年的思绪,看着江面泡沫聚散无常。

注释

环望:环绕远望。
荆吴:古代两个地区,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坼:分开,形容地势开阔。
清江:清澈的长江。
日夜:昼夜不停。
飞腾:形容潮水翻腾。
潮汐:海洋中的潮起潮落现象。
利名舟:追求名利的船只。
山涌:山峦像波涛起伏。
鳌番出:比喻山峰突起。
楼嘘:楼阁上升起的云气。
蜃气:海市蜃楼的景象。
僧窗:僧人的窗户。
千古意:深远的历史意味。
轻沤:江面上的小泡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景图。"环望荆吴坼,清江日夜流"一句中,“荆吴”指的是古代荆州和吴越之间的地理区域,即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坼”则是高地或土堆,这里可能指的是金山(今镇江市金山)一带的丘陵地貌。"环望"表明诗人站在金山之巅,四处眺望着这片广阔的水域和陆地。"清江日夜流"则强调了长江的浩瀚与不息。

接下来的"飞腾潮汐浪,漂泊利名舟"一句,通过"飞腾"二字形容潮水之猛烈,"汐浪"指的是随着潮汐起落而波动的江水。"漂泊"则是飘泊不定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名利在江上航行的船只。

第三句"山涌鳌番出,楼嘘蜃气浮"中,“山涌”可能指的是金山之下的水流湍急如山涌动。"鳌番"则是巨浪连绵不绝的样子,而“楼嘘”和“蜃气”则形容了江面上楼阁建筑与从水中冒出来的神秘气息。

最后一句"僧窗千古意,出没看轻沤","僧窗"可能是指某座寺庙中的窗户,或许是诗人静观内省时所处之地。"千古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这片江山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出没看轻沤"则意味着诗人在这宁静之境中,能够洞察世事无常,如同波涛起伏而又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及其周边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游定夫

黾勉吾将仕,谋身力已分。

漆雕惭未信,子夏又离群。

惨淡交情重,间关道路勤。

至言宜远寄,孤陋愿频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县斋书事

朱颜凋尽鬓䰐鬖,世路低回老益惭。

偶影独游聊自适,谈书不辍竟何堪。

神炉默默金徒踊,蚁蛭纷纷梦正酣。

误把此身撄世网,自缠徽纆信如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含云晚归寄真师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馀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汴上

天上行云曳白衣,半衔晴日在林扉。

盘花落雁惊还起,啄食饥乌趁不飞。

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