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其三十一)南郭子綦

子綦方隐几,冥寂久灰心。

悟来应颜游,清义杳何深。

含响尽天籁,有言同鷇音。

是非不足辩,安用劳神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子綦正隐居无为,长久以来心灵如同死灰般寂静。
领悟之后应如颜回那般悠游自得,高洁的道义深远无边。
他口中含着自然的声音,言语仿佛初生小鸟的叫声般纯真。
是非对错不值得去争辩,何必为此劳神费心呢?

注释

子綦:人名,代表一位隐士。
冥寂:形容心灵沉静,远离尘嚣。
灰心:这里指心境淡泊,无所欲求。
悟来:领悟之后。
颜游:指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逍遥自在。
清义:高洁的道德或道义。
杳何深:非常深远。
含响:口中有自然之音,比喻言语自然。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比喻最自然的状态。
鷇音:初生小鸟的叫声,声音稚嫩而纯真。
是非:对与错,指辩论中的不同观点。
不足辩:不值得去辩论。
安用:何必。
劳神襟:耗费心神,指无谓的精神负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高士咏(其三十一)南郭子绮》。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高士隐居生活的诗歌。

"子綦方隐几,冥寂久灰心。"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于高士隐居生活的感受。"子綦"指的是南郭子绮,这个名字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被用来象征清高脱俗之人。"方隐几"表明他刚开始隐居,"冥寂久灰心"则表现了长时间的寂静生活使得内心变得平和而淡然。

"悟来应颜游,清义杳何深。"

这两句诗人通过自我感悟,体会到高士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悟来"意味着诗人对这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应颜游"则是说这样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清义杳何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理念的高洁和深远。

"含响尽天籁,有言同鷇音。"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高士的生活境界与大自然相联系。"含响尽天籁"形象地表达了高士生活中的每一个声音都融入了宇宙之声,而"有言同鷇音"则将他的语言与自然界中鸟鸣的声音相提并论,突出了他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是非不足辩,安用劳神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是非不足辩"意味着在这样的境界中,再没有世俗的是非可辩,而"安用劳神襟"则是说在这样一种超脱的状态下,何须再为世间纷扰所累,心灵得以真正的解脱和宁静。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士咏(其五)柏成子高

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

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

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高士咏(其十九)柳下惠

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

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

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

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高士咏(其二十六)段干木

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

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

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

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高士咏(其十)洞灵真人

亢仓致虚极,潜迹依远岫。

智去愚独留,日亏岁方就。

乡人谋尸祝,不欲闻俎豆。

尚贤非至理,尧舜固为陋。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