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其二十六)段干木

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

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

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

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穿着粗布衣的隐士,坚守正道在简陋的衡门之中。
他的德行闪亮、正义又富有,怎会愿意换取王侯的尊贵。
魏国的君主敬佩他的贤能,亲自上门拜访,态度诚恳。
秦国的军队因此没有发起进攻,他安逸地生活,成为了国家的屏障。

注释

干木:指隐居不做官的人,这里特指战国时魏国人段干木。
布衣:平民百姓穿的麻布衣服,此处指代隐士或普通人。
守道:坚守正道,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
杜衡门:简陋的居所,象征清贫但品德高尚的生活。
德光:德行光彩照人,形容人的品德非常高尚。
义且富:既正义又有丰富的内在(精神财富)。
肯易:愿意交换。
王侯尊:王侯的尊贵地位。
魏主:魏国的君主。
钦其贤:钦佩他的贤能。
轼庐:乘车时扶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情亦敦:情感真挚,态度诚恳。
秦兵:秦国的军队。
遂不举:于是没有发动攻击。
高卧:安闲地生活,形容隐士的悠然自得。
为国藩:成为国家的屏障,比喻保护国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行高尚、道德光明的高士形象。"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开篇即刻画出一位隐居林下、高洁自守的高士形象。"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表达了高士的品德不仅光耀,而且坚守正义,不为富贵所动摇。

接下来的"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说明了高士的才能和德行得到了当权者的赏识,魏主对他的尊重和赞赏溢于言表。"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则是说由于高士的存在,秦军没有发起攻击,他如同国家的屏障,为国守护。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高士与世俗王侯的不同,以及他在道德上的崇高地位。诗中运用了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士咏(其十)洞灵真人

亢仓致虚极,潜迹依远岫。

智去愚独留,日亏岁方就。

乡人谋尸祝,不欲闻俎豆。

尚贤非至理,尧舜固为陋。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高士咏(其十三)荣启期

荣期信知止,带索无所求。

外物非我尚,琴歌自优游。

三乐通至道,一言醉孔丘。

居常以待终,啸傲夫何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高士咏(其二十三)项橐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

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

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高士咏(其三十三)原宪

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

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

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

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