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政挽诗(其三)

末路怀前辈,分符记旧临。

吴兴惭薤本,宝婺仰棠阴。

骥子尝倾盖,龙门亦整襟。

无繇陪执绋,楚挽寄哀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生命的尽头怀念先贤,想起他们昔日的教诲与亲临
吴兴之地,我感到愧对前辈的期望,如同薤本难以满足他们的期待
像骏马之子曾一同驾车,龙门之士也因敬仰而整肃衣襟
遗憾无法亲自参与丧仪,只能通过楚地的挽歌寄托哀思

注释

末路:生命的尽头。
前辈:先贤或前辈人物。
分符:象征权力或责任的符节。
记旧临:昔日的教诲与亲临指导。
吴兴:古代郡名,这里指代前辈居住的地方。
惭:感到惭愧。
薤本:比喻人的才能或品德不足以达到期望。
宝婺:古代星宿名,这里可能象征尊贵的人物。
骥子:比喻有才华的人。
倾盖:古人行车相遇时停车交谈,表示交谊深厚。
龙门:古代比喻人才荟萃之地。
整襟: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陪执绋:参与丧葬仪式中的牵引灵柩。
楚挽:楚地的挽歌,指哀悼的歌曲。
哀音:悲哀的乐曲或歌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悼念已故的李参政而作,表达了对前辈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末路"暗示了李参政的离世,"怀前辈"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的追忆。"分符记旧临"回忆了他过去的任职与领导,显示出他对国家的贡献。

"吴兴惭薤本,宝婺仰棠阴"运用典故,以吴兴之地的哀思(比喻吴兴人对他的哀悼)和宝婺地区仰望棠荫(喻指人们对他的德行景仰),进一步赞扬了他的声名和影响。

"骥子尝倾盖,龙门亦整襟"借骏马之子和龙门士人的敬意,描绘出李参政在士林中的威望和受到的尊重。"倾盖"象征一见如故,"整襟"则表示士人们因他的到来而整肃衣冠,以示敬意。

最后两句"无繇陪执绋,楚挽寄哀音"表达了诗人自己无法亲自参加葬礼的遗憾,只能通过诗篇寄托哀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生者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虞俦对李参政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参政挽诗(其一)

望重三朝旧,年过八秩希。

股肱康帝室,羽翼傅储闱。

北阙恩虽厚,东山愿岂违。

苍生犹有恨,不见衮衣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李参政挽诗(其二)

廊庙推良弼,屏藩纪吏师。

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儿。

风节萧长倩,诗篇杜拾遗。

倏骑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杜门绝俸呈陈倅

家食年来叹不充,支离受粟信无功。

白头慈母须微禄,青眼何人到寓公。

未办杀鸡留郭泰,更能给俸助卢仝。

半生画饼真堪笑,已戒奴星好送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杨仲才挽诗(其二)

别意经时序,音书缺置邮。

子来方问疾,傲吏已移舟。

华屋生存处,佳城身后谋。

望风怀执绋,老泪为君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