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而彼转盈欲罢不能盖彰其馀刃知难而退甘竖于降旗五章强振于芜音三鼓那成于勇气暂希解甲少遂息肩庶重整其懦兵愿别当其坚阵此时胜负期一决焉却以地僻尘埃少为首希垂采览(其三)

地僻尘埃少,于身颇自安。

望山秋阁迥,占月夜庭宽。

四野霜才殒,千林叶尽乾。

凌晨入朝去,拂面晓风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这里环境偏僻,尘土较少,我感到身心都很安宁。
在秋天的阁楼上远望山峦,夜晚的庭院显得格外开阔,月亮清晰可见。
四周田野的霜刚融化,千万树木的叶子都已干枯落下。
清晨准备上朝,迎面而来的晨风带着丝丝寒意。

注释

地僻:偏远。
尘埃:灰尘。
颇:相当。
自安:自我感觉安心。
秋阁:秋天的楼阁。
迥:遥远。
占:占据,欣赏。
夜庭:夜晚的庭院。
霜才殒:霜刚刚消融。
千林叶:千万片树叶。
尽乾:全部干枯。
凌晨:清晨。
入朝:上朝。
拂面:吹过脸庞。
晓风寒:早晨的冷风。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的诗句。开篇“地僻尘埃少,于身颇自安”表明诗人居住在偏远的地方,尘世的纷争与他无关,他感到一种难得的内心宁静和满足。“望山秋阁迥,占月夜庭宽”则是说他时常仰望远处的山峦,觉得那秋天的楼阁似乎在对他招手,而他又独自占据着清凉的夜晚和开阔的庭院,这些都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

“四野霜才殒,千林叶尽乾”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天气转冷,霜冻刚开始降临,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显得干枯无生机。这不仅是对外界自然景物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沉静与淡泊。

“凌晨入朝去,拂面晓风寒”则显示出诗人的超然物外,他在清晨的时候就要进入朝廷上班,但他的心态是那么的平和,不为世俗所动,即便是在寒冷的早晨迎着凉风,他也能够泰然自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心境。他的内心世界宁静而深远,与外界的喧嚣和变迁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简约的哲学态度。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残春有感(其二)

夜来微雨晓来风,春色都归怅望中。

杨柳带烟嚬细绿,牡丹和露泣残红。

娇莺绕树声初老,野草连门路近通。

韶景欲留留不住,西园闷杀雪髯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依韵和残春有感(其一)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别时。

暖逼流莺藏密树,香迷舞蝶恋空枝。

海棠残艳红铺地,蜀柳长条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凉披。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