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而彼转盈欲罢不能盖彰其馀刃知难而退甘竖于降旗五章强振于芜音三鼓那成于勇气暂希解甲少遂息肩庶重整其懦兵愿别当其坚阵此时胜负期一决焉却以地僻尘埃少为首希垂采览(其四)

地僻尘埃少,闲门掩绿苔。

长因五字至,暂得两眉开。

信步寻三径,祛寒饮一杯。

何曾问家计,散诞自堪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这里环境偏僻尘土少,安静的门后生着青苔。
常常因为一首五言诗来访,短暂间让我眉头舒展。
随意漫步在三条小径,喝一杯暖身的酒。
从未关心过家中的生计,我这种散漫的样子值得一笑。

注释

地僻:偏远。
尘埃:灰尘。
闲门:安静的门。
绿苔:青苔。
五字至:五言诗的到来。
两眉开:眉头舒展。
信步:随意漫步。
三径:隐士的小路。
祛寒:驱赶寒冷。
饮一杯:喝一杯酒。
问家计:询问家中的经济状况。
散诞:散漫不拘束。
堪咍:值得嘲笑或赞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山林清寂的生活状态。"地僻尘埃少,闲门掩绿苔"表达了诗人所处之地远离尘嚣,门前长满了绿色的小草,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想要逃避世间喧闹的心境。"长因五字至,暂得两眉开"中的“五字”可能指的是某种文学创作或心得,而“两眉开”则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放松。

"信步寻三径,祛寒饮一杯"展示了诗人在山中漫步,寻找小路,并且享受着简单的生活,如同品尝清晨的露水一般纯净。"何曾问家计,散诞自堪咍"则表明诗人对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再过分关心,而是放松地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远离尘世纷扰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心灵状态。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也是诗人个人情怀与山水相融合的一种美好表达。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残春有感(其二)

夜来微雨晓来风,春色都归怅望中。

杨柳带烟嚬细绿,牡丹和露泣残红。

娇莺绕树声初老,野草连门路近通。

韶景欲留留不住,西园闷杀雪髯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依韵和残春有感(其一)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别时。

暖逼流莺藏密树,香迷舞蝶恋空枝。

海棠残艳红铺地,蜀柳长条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凉披。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依韵奉和见贻之什且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攲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共说圣君偏注意,朝昏须作黑头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夏日直秘阁之什

静卧蓬山养道情,百司繁冗尽堪轻。

窗前竹撼森疏影,树杪蝉吟断续声。

闲蹋绿莎芒作履,旋烹芳茗石为铛。

料君难恋神仙境,重筑沙堤走马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