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
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
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
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的祝愿。开篇“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两句,通过桂枝和凤栖枝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于朋友归去之地华阴山的赞美之情,同时“欢觐家僮舞翠微”则表明了朋友的到来带来了欢乐和生机。
接着,“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两句,以僧人在瀑布声中庆贺和鸟儿在仙掌之间自由飞翔的画面,营造出一片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贺”字和“飞”字,强化了诗中的喜悦与自由之感。
然而,在“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两句中,诗人突然转换了情绪,表达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这里的“荒庙”和“锁闱”,虽然带有一定的寂寞感,但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沉郁与不舍。
最后,“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歌艺术的沦落和诗人的哀叹,同时在送别之际,却又发现了一线光明,寄寓着对朋友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
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
宿寺青山尽,归林綵服翻。
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
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
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
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
长疑啄破青山色,秪恐啼穿白日轮。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