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郤先辈归觐华阴

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

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

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

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桂花引来凤凰栖息,家童欢快地在绿意中舞蹈。
僧人在瀑布声中祝贺,鸟儿在仙人掌间穿梭飞翔。
停下笔墨在荒废的庙宇中吟咏,永远告别灯笼进入深锁的考场。
近来的文风日渐衰落,但送你离去,我感到一种光芒。

注释

桂枝:比喻才华出众或受到尊崇。
凤栖枝:凤凰降临,象征吉祥和尊贵。
欢觐:欢快地迎接。
翠微:青翠的山色,代指美好的环境。
僧向瀑泉声里贺:僧人在瀑布声中表达祝福。
仙掌:神话中的仙人之手,此处可能象征考试的题目。
休停:不要停止。
锁闱: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骚雅:文雅的诗篇。
颓丧:衰败、衰退。
光辉:光芒,这里指希望或激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的祝愿。开篇“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两句,通过桂枝和凤栖枝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于朋友归去之地华阴山的赞美之情,同时“欢觐家僮舞翠微”则表明了朋友的到来带来了欢乐和生机。

接着,“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两句,以僧人在瀑布声中庆贺和鸟儿在仙掌之间自由飞翔的画面,营造出一片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贺”字和“飞”字,强化了诗中的喜悦与自由之感。

然而,在“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两句中,诗人突然转换了情绪,表达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这里的“荒庙”和“锁闱”,虽然带有一定的寂寞感,但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沉郁与不舍。

最后,“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歌艺术的沦落和诗人的哀叹,同时在送别之际,却又发现了一线光明,寄寓着对朋友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

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

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

宿寺青山尽,归林綵服翻。

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醉画王处士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

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

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

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闻杜鹃

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

长疑啄破青山色,秪恐啼穿白日轮。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