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

春老他乡奈老何,可人红紫渐无多。

閒来绿柳坡头路,记得流莺第一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清老的《春晚》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春老他乡奈老何”,以“春老”点明季节,暗示春天即将消逝,而“他乡”则透露出诗人身处异乡的感慨。一个“奈”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无可奈何的情感,同时也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

次句“可人红紫渐无多”,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景色的变化。随着春天的离去,那些令人喜爱的红色和紫色花朵逐渐减少,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这里的“可人”二字,既是对花朵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第三句“闲来绿柳坡头路”,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或许在闲暇时漫步于绿柳环绕的小山坡上,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能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最后一句“记得流莺第一歌”,以“流莺”(即黄莺)的歌声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句诗通过回忆黄莺的第一声歌唱,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美好记忆的回味,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春江小景图

小艇无人载绿阴,白鸥门外笋成林。

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雨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钱塘怀友

舟泊风林一雁声,白蘋红蓼共思君。

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其一)

欲叩禅关未有诗,满山空翠湿人衣。

竹间倚杖到西日,试问白云归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登福山遇僧偶出二首(其二)

鹫岭云深杖屦幽,竹风松影共悠悠。

何人分得僧家榻,坐看南山一片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