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二)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

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

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

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听说要去那桃花源,世俗之心忽然感到悲伤。
在我做官的日子里,你却选择了辞官归隐。
修炼中你的仙骨被金汞封存,汲取灵液如饮玉池之水。
你已接受完整的秘籍传承,起身行走间有五彩祥云伴随。
洞中的花朵永远盛开,而人间的我们头发却容易变白。
将来我们或许能再次相见,但别像王质那样,久别后发现棋局已非旧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名为《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切的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通过“桃源”的典故,寄寓对远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听到朋友要离开时内心的不舍与哀伤。

接下来的“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朋友选择的理解。诗人将自己的仕途生活与朋友的出家相比较,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一句,则是对朋友未来修道生活的美好祝愿。这里借用了道教的意象,“金汞”和“灵津”都是神仙居所的美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能够达到精神净化、物质脱离的高洁境界的期待。

“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继续描绘朋友未来修道的情景,“三箓”指的是道教经典中的重要篇章,“五云”则象征着升仙的美好愿望。这两句强化了对朋友未来灵山胜境的憧憬。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出人世间事物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从而引发出世之感。

最后,“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告诫朋友不要过于执着于尘世的纷争,如同不必计较棋局输赢一样。这句话既是对友情深厚的赞美,也是对超脱红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世俗与出世等多重维度,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祝愿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长安秋夕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汉阴吊崔员外坟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

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

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

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形式: 古风

听杜山人弹胡笳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

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

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飋如穷边。

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

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

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

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

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

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

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

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

形式: 古风

苦辛行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

如今刀笔士,不及屠沽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

东西南北少知音,终年竟岁悲行路。

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

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

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

险巇唯有世间路,一晌令人堪白头。

贵人立意不可测,等闲桃李成荆棘。

风尘之士深可亲,心如鸡犬能依人。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

劝君且饮酒,酒能散羁愁。

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