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夕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八月夜晚漫长,忧愁的人常常早早就起床。
紧闭门窗无事可做,庭院里已长满秋草。
昨晚西窗下的梦境,梦中我走上了荆南的道路。
远方的客人啊,归来吧,即使在家境贫困也未尝不好。

注释

八月:农历八月。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愁人:忧郁的人。
起常早:起床很早。
闭门:关门不出。
寂无事:寂静无事可做。
满院:整个庭院。
生秋草:长满了秋天的草。
昨宵:昨晚。
西窗:西边的窗户。
荆南道:古代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远客:远方的旅人。
归去来:回来。
在家贫亦好:即使家中贫穷也觉得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静谧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八月长夜和早起的反复强调,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与不安。"闭门寂无事"一句,则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平淡与宁静,而"满院生秋草"则是这种宁静中自然界变化的一个缩影,秋草的生长似乎也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或是过往记忆的追寻。"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则透露出尽管在外漂泊劳碌,但归于平淡简单的生活中,哪怕是贫穷的状态,也感到一种难得的安心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梦境和归属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忧虑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怀与自然景观交融的小品。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汉阴吊崔员外坟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

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

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

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形式: 古风

听杜山人弹胡笳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

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

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飋如穷边。

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

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

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

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

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

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

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

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

形式: 古风

苦辛行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

如今刀笔士,不及屠沽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

东西南北少知音,终年竟岁悲行路。

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

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

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

险巇唯有世间路,一晌令人堪白头。

贵人立意不可测,等闲桃李成荆棘。

风尘之士深可亲,心如鸡犬能依人。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

劝君且饮酒,酒能散羁愁。

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

形式: 古风

苦哉行五首(其一)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

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

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

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

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

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