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松隐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张昱。诗人以松树为对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首句“谁拜青松作大夫”,寓意有人将松树视作高洁之士,赋予其大夫般的尊崇。接下来,“苍然离立自迂疏”描绘了松树孤独而坚韧的形象,它远离尘世,显得疏放不羁。
“风声白日回幽梦”写的是松树在风声中唤醒了诗人的梦境,暗示了其清静的生活环境。“云气长年到隐居”进一步强调了松树所在之地的隐逸氛围,仿佛云雾缭绕,与世隔绝。
“剪叶浸泉春酿酒,截肪点火夜抄书”两句,通过写松叶酿酒和松脂照明读书,展现了诗人闲适的隐居生活,既有自然之趣,又有求知之乐。
最后,“岁寒卉木俱零落,一杖人间不愿馀”表达了诗人对寒冬中其他花草凋零的感慨,而松树却依然傲立,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愿留在纷扰人世间,只愿如松一般,在隐居生活中度过余生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松树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理想生活状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