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下投姚谏议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

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过去的产业在东方边远之地,我向西去游历楚地和荆州。
经历了几个夜晚的风雨雷电,又走了大半年的山水路程。
夜晚长久的梦境在秋灯熄灭时结束,清晨独自吟咏直到露水明亮。
如果前方的志向不能实现,我宁愿感到羞耻后回归田园耕作。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现实生活的无奈。首句"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表明诗人曾有过稳定的职业生涯,但现在却离开故土向西方的楚地和荆州方向旅行。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

接下来的"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则展示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风雨交加的夜晚,山川流转的长时间行走,都是对诗人坚韧不拔意志的写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寻内心世界的哲学思考。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再次强调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秋夜的灯火熄灭,象征着往昔时光的消逝;而清晨的露水晶莹,则代表着新生的希望和清新的开始。吟诵孤独之中的诗句,更增添了一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则是诗人面对现实无奈时的自我安慰。如果内心所渴望的目标无法实现,那么就应该感到羞愧,返回到耕耘田地的平凡生活中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平凡劳作的尊重,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哲思的旅途诗,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临岐留别相知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

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

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勉力

日月不并照,升沈俱有时。

自媒徒欲速,孤立却宜迟。

尽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谁。

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游过湘汉即事寄友人

南去远驱逐,三湘五月行。

巴山雪水下,楚泽火云生。

向野聊中饭,乘凉探暮程。

离怀不可说,已迫峡猿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宣州献从叔大夫

清时选地任贤明,从此观风辍尹京。

日月天中辞洛邑,云山江上领宣城。

万家闾井俱安寝,千里农桑竟起耕。

闻说圣朝同汉代,已愁徵入拜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