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端公园林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高尚的人喜爱清冷的月光,打开门迎接青翠的山色。
抱着琴,欣赏白鹤飞去,枕着石头,期待白云归来。
在野外坐着,席上长满青苔,高处挂着竹衣准备休息。
遥望故乡山东,心中充满惆怅,只见暮色中花瓣飘飞。

注释

上士:指品德高尚的人。
清辉:清冷的月光。
翠微:青翠的山色。
抱琴:怀抱古琴。
鹤去:白鹤飞走。
枕石:枕着石头。
云归:白云归来。
野坐:在野外坐下。
苔生席:席子上长满青苔。
高眠:高处躺下。
竹挂衣:竹竿上挂着衣服。
山东:这里指诗人故乡山东。
惆怅:感到悲伤或失落。
暮花飞:傍晚时分花瓣飘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的士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表达了士人的高洁情操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他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这里的“翠微”可能指的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或是青翠的山峦。"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则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边抱着琴(象征文人雅兴)观赏鹤飞翔,边枕着石头等待云卷云舒,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意境。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进一步描绘了士人的隐逸生活。他在野外坐于长满苔藓的石上,或是在高处安寝,衣物随风飘扬挂在竹枝上。这两句诗强调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境。

最后两句"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表达了士人面对旧日所居之山,向东方遥望时的感慨。"惆怅"是一种愁绪满怀的情感,而"暮花飞"则是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里的"旧山"可能是指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现在他只能远远地望去,这种离别之情更添了一份怀旧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士人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高洁、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赠李龟年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

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

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故将军

平生在边日,鞍马若星流。

独出间千里,相知满九州。

恃功凌主将,作气见王侯。

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赵神童

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

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郭驸马(其一)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