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州答綦毋学士

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

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

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

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连绵的雨水如期而至,仿佛自然而然的季节更替。
你不必谈论地方政务如何,我怎会企图蒙骗上天。
时常挂念点滴之益,欣然见到草木繁盛。
功绩已非当初设想,众人瞩目的希望在于那片东方的田地。

注释

旬雨:连续十日的降雨。
愆期:错过预定的时间,这里指未延迟。
由来:从来,向来。
自若:依然如故,自然如常。
时:时节。
尔:你。
言:谈论。
郡政:地方的政务。
吾:我。
岂:怎么,岂能。
欲:想要。
天欺:欺骗上天,即作伪或违背天意。
常念:时常挂念,常常想起。
涓尘益:点滴之益,比喻微小但有益的事物。
惟:只,仅仅。
欢:欢喜,高兴。
草树滋:草木繁茂生长。
课成: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此处指取得的功绩。
非所拟:不是原先所设想的,超出了预期。
人望:人们的期望,众人的瞩目。
东菑:东方的田地,古代常指新开垦的土地,象征希望与生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在洪州答綦毋学士》。从诗中可以看出,张九龄以一种淡定和超脱的心态来面对外界的期望与要求。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旬日的细雨、草木的滋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情感。

诗人首先强调“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接着,“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则表明自己对于政治职责并无私心,只是遵循着天命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小事的珍视之情,以及对生命生长过程的喜悦。而“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完成任务并非出于个人意愿,而是基于他人的期待和外界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珍视。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戏题春意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

相鸣不及鸟,相乐喜关人。

日守朱丝直,年催华发新。

淮阳秪有卧,持此度芳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上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

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

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

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彭蠡湖初入江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

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

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

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