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在天宝年间的勤政楼上,每年有三天举行盛大的千秋节庆典。
曾经训练飞龙和老马表演舞蹈,它们一听到音乐声就都抬起头来。

注释

天宝年: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代表一个繁华的时期。
勤政楼: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座著名楼阁,皇帝常在此处理政务或举行宴会。
三日:指连续庆祝三天。
千秋:原指长寿,这里特指皇帝的生日庆典,称为千秋节。
飞龙老马:可能指经过特殊训练、能随音乐起舞的骏马,飞龙形容马的神骏。
教舞:训练马匹随着音乐节奏跳舞。
闻著:听到。
音声:音乐声。
举头:抬头,表示马对音乐有所反应,展现出训练有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皇帝勤于政事的景象,通过对勤政楼的描写,展示了君主在每年三月初三这一特定时刻举行盛大活动的情形。诗中“作千秋”表达了对长久安稳的祈愿和期待。

第二句提到“飞龙老马曾教舞”,这里的“飞龙”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可能暗指某种仪式或庆典中的舞蹈表演。老马则可能是皇帝乘坐的一匹经验丰富的马,通过这样的细节,诗人强调了这场面对国力的展现。

最后两句“闻著音声总举头”描绘了一种场景:当人们听到勤政楼传来的声音时,都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来,这既表现了人们对于君主活动的关注,也反映了这位君主所具有的权威和影响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勤政楼这一具体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威仪、国力的强盛以及民众对于君主活动的关注与期待。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路中上田尚书

去路何词见六亲,手中刀尺不如人。

可怜池阁秋风夜,愁绿娇红一遍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酬从侄再看诗本

眼暗没功夫,慵来剪刻粗。

自看花样古,称得少年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酬柏侍御荅酒

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来白碗中。

这度自知颜色重,不消诗里弄溪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酬赵侍御

年少同为邺下游,闲寻野寺醉登楼。

别来衣马从胜旧,争向边尘满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