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诸葛菜》由清代诗人鲁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与高尚品德。首句“诸葛大名垂万古”,开篇即以崇高的敬意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誉,其名声流传千古,永载史册。接着,“新蔬小品荐三春”一句,巧妙地将诸葛亮与春季的新鲜蔬菜联系起来,既展现了季节之美,也寓意着诸葛亮如同春天的蔬菜,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即今雨露含孚甲,想见风云阅苦辛”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雨露和风云赋予情感,象征着诸葛亮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与牺牲,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这里“孚甲”指的是种子,暗喻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深谋远虑;“风云”则代表了历史的变迁与挑战,凸显了诸葛亮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
“禹贡匦同茅酒重,周南菹及鹿腝陈”两句,进一步将诸葛亮与古代贤者的智慧相联系,通过对比古代的贡品与美食,强调了诸葛亮在治理国家、改善民生方面的卓越贡献。这里的“禹贡匦”、“茅酒”、“周南菹”、“鹿腝”都是古代的佳肴或礼器,用来比喻诸葛亮的政绩和德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与重视。
最后,“平生温饱原无志,如圃行厨又试新”两句,揭示了诸葛亮并非追求个人的温饱与享乐,而是始终心系国家与百姓,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方法与策略。这里的“如圃行厨”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在政治与治理上的创新精神,他如同园丁与厨师一样,不断地培育与创造,为国家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不仅颂扬了他的历史地位与个人品质,还深刻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在国家治理与社会进步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