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马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

信都恶顽恶,不使服车辀。

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

将趋未央朝,无乘谁可求。

信都固朋义,百乏能以周。

遗此燕山骏,买鞯安辔头。

朝斩一束刍,夕煮一盎麰。

渐平峥嵘骨,幸骑历冬秋。

自春锁礼闱,既出被轻囚。

饱秣不复驾,狂跃如生虬。

更番一老卒,湔刷常预愁。

前欲往城东,始跨人立侔。

首落而尾掷,衰躯几坠投。

迩者将赎金,行当谒冕旒。

私呼贵邻兵,言调变驯柔。

晨往及暮还,踣地气不收。

彼兵隶天厩,国马皆仰驺。

其能量马力,国马安得稠。

以吾穷使然,尔能亦可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哀马》,通过对一匹被赠送的劣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马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诗中首先描述了马的来源和初始状态,马来自贫瘠之地,性情顽劣,但主人信都侯却因其不愿驾车而弃之不用。诗人自己身处困境,需要马匹前往朝廷,然而这匹马却成了他的唯一选择。

尽管马性情恶劣,诗人仍尽力调教,为它提供食物和照顾,希望它能逐渐变得温顺。然而,马在朝堂上表现得狂躁不安,甚至让诗人险些受伤。诗人因贫困被囚,马也失去了原有的用途,只能作为囚犯的坐骑。他试图通过贿赂获得释放,并请求邻居帮助驯化马匹,但最终马还是因为体力不支而倒地不起。

诗人借此表达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马的命运的悲惨,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和马匹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低下。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弱者的同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哀王孙

泗水赤龙将欲飞,瘦蛟在泥云未归。

冰茧煮灰寒水击,长大王孙抱饥色。

谁知适自下乡来,日昃可哀犹未食。

菰饭白浆持与君,王孙王孙何复云。

形式: 古风

哀石昌言舍人(其一)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

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

吊哭新居启,封题旧箧存。

善人吾不见,何可问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哀国子黄助教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

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

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

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

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宣州环波亭

冒暑驻轮毂,徘徊北壕上。

栋宇起中央,芙蓉生四向。

今吾太守乐,慰此郡人望。

雨从昭亭来,水入句溪涨。

蜻蜓立栏角,朱鲤吹荷浪。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心闲不竞物,兴适每倾酿。

薄暮咏醉归,陪车知几两。

形式: 排律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