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其一)

人生一世间,百年几晴阴。

贵贱无定在,岁月徒自深。

世路有夷险,宦业多升沉。

未能率此性,于何不动心。

在彼犹在己,视古犹视今。

不须问行藏,且图豁胸襟。

邻翁有酒不,对我成清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秋怀(其一)》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世事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人生一世间,百年几晴阴”,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幻无常,晴天与阴雨交替,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接着,“贵贱无定在,岁月徒自深”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性以及时间的流逝,强调了人生中地位与时间的相对性和无常性。

“世路有夷险,宦业多升沉”描绘了人生的道路既有平坦之时也有艰难之刻,官场事业亦有起落沉浮,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未能率此性,于何不动心。”表达了面对人生起伏时内心的挣扎与困惑,难以完全顺应自然本性,不免会受到外界影响而动心。

“在彼犹在己,视古犹视今”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性思考,认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内心的感受与思考都是相通的,历史与当下并无本质区别,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态度。

最后,“不须问行藏,且图豁胸襟”表明诗人主张不必过分纠结于个人的得失与命运,而是应该追求心灵的解放与宽广,以开阔的胸怀面对生活。结尾一句“邻翁有酒不,对我成清斟”,以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结束全诗,既体现了诗人与邻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寓意着在简单生活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秋怀(其二)

小雨不肯晴,烟中犹霢霂。

出门泥未乾,枯柳弄微绿。

皇皇欲何之,君子贵谨独。

屋上幸有山,屋边亦种木。

西风绕东篱,秋来更多菊。

采撷升中堂,悠然兴自足。

断弦尚何问,鸾胶有谁续。

居今实思古,孜孜慕前躅。

形式: 古风

秋怀(其三)

虚堂倚修竹,冷冷自苍翠。

东轩亦不恶,小山发丛桂。

残蝉犹啾啁,新雁已嘹唳。

抚几怜岁华,何用苦文字。

颜子曲肱眠,陶令日日醉。

鄙哉乘时者,急急死名利。

百年归山丘,等无身口累。

形式: 古风

秋怀(其四)

我爱渊明诗,超出俗调度。

执卷良自羞,在手不忍去。

有时成诵之,行歌倚松树。

好风从西来,潇然尚何虑。

三叹或已暮,不知衣上露。

俗物忽败人,苍茫认归路。

形式: 古风

秋怀(其五)

秋月从天来,照人光清寒。

起舞或四顾,夜色明飞栏。

举杯与之笑,不知颓玉山。

醉倒复自起,挥手扪天关。

衡门终局促,空戴头上冠。

焉得万里沙,校猎驰雕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