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其二)

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

向来积贮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

幼学可能传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百万流离仰望着两位天子,淮地百姓只道您是贤能的官员。
一直以来的储备物资想必已耗尽,这次出行希望留下新的规划典范。
年轻时学习的知识或许能用于管理酒类专卖,长远的策略请不惜一切助力边疆建设。
公务之余,还常向须发斑白的幕僚询问,如今创作了多少首咏梅的诗篇?

注释

流离:指因战乱或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群。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积贮:储存的物资。
规模:规划、规模,此处指留下值得效仿的制度或榜样。
榷酤:古代政府对酒类的专卖制度。
远猷:长远的计划或策略。
髯参:须发斑白的幕僚,指有经验的老臣。
梅花:古人常以梅花寓意高洁,此处可能暗指诗人的文学创作。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时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才能的肯定和期待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

“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友人才能的卓越和人们对其赞誉的一致之声。"淮民"指的是长江以北的人们,他们都在传颂使君的英明。

“向来积贮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诗人回顾过去,觉得自己对于友人的才能认识不足,现在则是对其未来成就充满期待,认为他会留下非凡的业绩。

“幼学可能传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这里描绘了朋友在年轻时就展现出的学识和才华,以及诗人自己愿意不吝赴义地帮助友人的情形。“幼学”指的是早期的学习,“远猷”则是远大的谋划。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诗人询问友人关于文学创作的情况,这里以“髯参问”指代深入地探讨和咨询。"今赋梅花"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文艺造诣给予高度评价。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期许,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之间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其一)

仪真来往几经秋,风物淮南第一州。

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

沙头缥缈千家市,舻尾连翩万斛舟。

去去烦君问耆老,几人犹得守林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姜君玉赴省试

樽酒论文弱冠前,交情老去只依然。

久荒三径无来客,细拨青灯话昔年。

少日功名谁汗简,旧游江海半华颠。

君行试问都门柳,几送银袍上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彦与孙兄赴廷对

捷书夜到古朱方,之子登名甲乙行。

伟行向来高月旦,遗经端合破天荒。

公孙对策风云会,董子留名日月光。

趋向一分燕越异,赠言惟有用心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钟元达赴馀杭

知音十九在岩廊,姓字高悬日月旁。

视草祇今虚省署,种花聊复向河阳。

困穷已甚情当察,富贵徐来味更长。

梵宇仙宫最佳处,诗成数寄水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