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于时光易逝、机遇难得的感慨。
"粤从宣靖至炎兴,粉饰湖山苑圃增。" 这两句描写的是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修缮," 粤 " 指代广州,这里指的是自古以来这一地区的发展历程,直到现在。" 宣 " 指宣靖年间,即唐朝宣宗时期;" 靖 " 可能是对当时社会安定的描绘;而" 炎兴 " 则可能暗示着历史上的某个盛世。这两句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山之美变得更加繁华,可能隐含了诗人对于过往时代的怀念。
接下来的" 列圣久无师入洛,三京初有使朝陵。" 两句则是历史事件的描写。" 列圣 " 指的是历代圣主," 久无师 " 表示这些圣主长时间没有被后人超越;" 入洛 " 可能指代古都洛阳,即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这里可能暗指着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 三京 " 在这里特指的是唐朝的三大都城: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洛阳、南都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初有使朝陵 " 则描写了历史上某个时刻,一位使者被派往朝拜陵墓,可能是对某位英雄事迹的追忆。
第三句" 摧锋指日酋传首,返旆终身气拂膺。" 描写的是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和历史人物的传说。" 摧锋 " 指的是削弱或摧毁敌人的锋芒;" 指日 " 可能是指某位英雄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直面强敌;" 酋传首 " 表示着胜利的消息被迅速传递出去,而" 首 " 可能代表了首功或首次立功。" 返旆终身气拂膺 " 则描绘的是英雄归来后,终生保持着那种英勇无畏的气概,不再有所畏惧。
最后两句" 逸少兴公虚论胜,百年机会更谁乘。" 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机遇和英雄人物的感慨。" 逸少 " 可能是指某位英雄或圣贤在隐退之后;" 兴公 " 则可能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或有作为的人物;" 虚论胜 " 则是在讨论他们的功绩与成就," 虚 " 在这里可能意味着虚心地、真诚地。" 百年机会更谁乘 " 表示对于历史上的机遇和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后人能否把握住类似机遇的疑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历史事件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昔日英雄事迹的怀念,对时光易逝、机遇难得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是否会有英雄人物再次把握住历史机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