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韵答之(其一)

镜中雪鬓数茎新,归作田间负耒民。

仕五十年难讳老,封三百户敢嫌贫。

诸无物实师庞蕴,万苦非真试子春。

到得邢杨遭勘辨,始知铁汉是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镜子中的白发新添几茎,归来后做农田里的农夫。
做了五十多年的官,难以掩饰老去,即使封赏三百户,也不敢嫌弃贫穷。
不追求物质享受,效仿庞蕴的淡泊,经历万般苦难,才知子春的考验并非真实。
直到邢杨的审问,我才明白,真正的硬汉是完整无缺的人。

注释

镜中:镜子中的。
雪鬓:白发。
数茎:几根。
归:归来。
田间:农田。
负耒民:农夫。
仕:做官。
五十年:五十多年。
难讳:难以掩饰。
老:老去。
封:封赏。
三百户:三百户人家。
嫌:嫌弃。
诸无:不追求。
物实:物质享受。
师:效仿。
庞蕴:佛教人物,以淡泊闻名。
万苦:万般苦难。
非真:并非真正。
试子春:子春的考验。
邢杨:邢杨,可能是人名或典故。
遭勘辨:遭受审问。
始知:才明白。
铁汉:硬汉。
全人:完整无缺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韵答之(其一)》。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老者的人生经历。

诗中的“镜中雪鬓数茎新,归作田间负耒民。”表达了时间流逝,白发如霜,反映出岁月对人的刻痕。从仕途五十年的艰辛到封地三百户的微薄收入,这些都是老者一生的写照。但是,“诸无物实师庞蕴,万苦非真试子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对待人生种种磨难持有一种哲学态度。

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到得邢杨遭勘辨,始知铁汉是全人。”这里的“铁汉”指的是坚定不移的人格,“全人”则意味着完整无缺的人格。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某位人物(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如邢、杨)深刻认识后的赞叹,这个人在经历种种考验后,展现出了坚如铁石的品格和完整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名利的人生价值观。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韵答之(其二)

诸公衮衮几番新,留得淳熙一老民。

就枕惊回鸡搅睡,委巢飞去燕欺贫。

贪生尚惜桑榆景,排闷全凭曲米春。

赖有平生金石友,年年岁岁记陈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韵答之(其三)

□□下饰墨尤新,以史名官不治民。

后死漫为诸老殿,粗完深愧两翁贫。

譬牛山木全高寿,让马塍花斗早春。

兀坐空斋形对影,载醪裹饭更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先儒

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

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

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友朋。

门掩荒村人扫迹,空钞小字对孤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全州

寂寞全州路,家家荻竹扉。

异僧留塔在,过客入城稀。

传舍临清泚,官亭占翠微。

沙头泊船者,多自岭南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