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

昔年曾识范安成,松竹风姿鹤性情。

西掖曙河横漏响,北山秋月照江声。

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

千顷水流通故墅,至今留得谢公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从前曾经认识范安成,他的风度像松竹般高洁,性情如鹤般淡泊。
在西掖宫中,曙光照耀下漏壶的滴水声回荡,北山的秋月映照着江水潺潺。
乘船寻找官吏经过舆县,为了美酒寻求官职,得到了步兵之职。
千顷水面环绕着他昔日的别墅,他的名声至今仍然留存,如同谢公一般被人传颂。

注释

昔年:过去。
识:认识。
范安成:历史人物,此处指范云,南朝文学家。
松竹:比喻人的高尚品格。
鹤性情:形容人清高孤傲。
西掖:皇宫西边的禁苑。
曙河:破晓时的银河。
横漏响:漏壶滴水的声音。
北山:泛指北方的山。
秋月:秋天的月亮。
江声:江水的声音。
乘舟:坐船。
觅吏:寻找官员。
舆县:古代行政区划名。
步兵:古代的一种军事职位。
千顷水:广阔的水面。
故墅:旧居、别墅。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著名山水诗人。

鉴赏

昔年曾识范安成,松竹风姿鹤性情。西掖曙河横漏响,北山秋月照江声。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千顷水流通故墅,至今留得谢公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境界。开头两句提到与范安成的交往,范安成以其高洁的品格和风雅的才情而著称。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西边曙光下的河流、北山秋月映照下的江声,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中间两句转向个人经历,诗人乘舟寻访官吏,途径舆县,为了酒而求官,最终得到步兵之职。这段经历似乎带有一丝自嘲和无奈,但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位的淡然态度。

末尾两句则是对故居的怀念,千顷水流依旧通向过去的居所,而谢公的名字至今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寄托。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和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苦楝花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

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

晻暧迷青琐,氤氲向画图。

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

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

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金虎台

碧草连金虎,青苔蔽石麟。

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

倚瑟红铅湿,分香翠黛嚬。

谁言奉陵寝,相顾复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