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字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羁旅他乡的忧愁。首句“淮南悲木落”以淮南之木的凋零象征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悲凉。接下来的“我亦伤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秋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变换,对于诗人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

“况与故人别”一句表明了诗人与旧友分别的苦楚,“那堪羁宦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之痛。羁旅之愁,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怀,尤其是在秋天,这种情感会更加深重。

“荣华今异路”意味着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孤独相去甚远,而“风雨昔同忧”则是说过去和现在虽然环境不同,但内心的忧虑是一致的。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一句似乎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即便是秋天,也不应该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感到遥远,因为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等待着我们去欣赏和探索。这一句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希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是一首抒情性质的秋词。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

司空远寄养初成,毛色桃花眼镜明。

落日已曾交辔语,春风还拟并鞍行。

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

旦夕公归伸拜谢,免劳骑去逐双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六协律归荆南

早日羁游所,春风送客归。

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

歌舞知谁在,宾僚逐使非。

宋亭池水绿,莫忘蹋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

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

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

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

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