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

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

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

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出使羌池时心境宁静,面对战事汴河水波不惊。
大鹏展翅直冲云霄,报效国家的宝剑寒光闪烁。
清晨阳光下驱马前行,春风中吟咏采摘兰花的诗篇。
谁说做臣子的道路,忠孝两全真是难事。

注释

奉使:出使。
羌池:古代地名,此处指使者出使的地方。
静:宁静。
临戎:面对战争。
汴水:古代河流,流经今河南开封。
安:安稳。
冲天:直上天空。
鹏翅:大鹏的翅膀。
阔:宽阔。
剑铓:剑锋。
寒:冷冽,形容剑光。
晓日:清晨的太阳。
征骑:出征的骑兵。
春风:和煦的春风。
咏采兰:吟咏有关兰花的诗。
臣子道:臣子应有的道路。
忠孝:忠诚与孝顺。
两全:同时做到两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送汴州监军俱文珍》。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首先,“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其中“羌池”指的是古代羌人居住的地方,这里象征着边塞之地;“戎”字则有兵戈、军事的意味。通过这两句,诗人营造了一种边关的清幽与和平氛围。

接着,“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这里的“冲天鹏翅阔”形容的是雄鹰般冲向高空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俱文珍英勇、不畏强敌的赞美。第二句中的“剑铓寒”则暗示着战争的紧张和严峻。

第三句“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中,“晓日驱征骑”描绘了清晨太阳驱赶着行军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急迫和紧张的情势;“春风咏采兰”则是对俱文珍即将踏上的旅程表示美好祝愿。

最后,“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孝难以兼顾”的感慨。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忠于国家与孝顺父母是衡量一个人的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准,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往往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忠孝之道的复杂认知。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

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

并出知己泪,自然白发多。

晨兴为谁恸,还坐久滂沱。

论文与晤语,已矣可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南伐旋师太华东,天书夜到册元功。

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

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营中。

长惭典午非材职,得就闲官即至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郴州祈雨

乞雨女郎魂,炰羞洁且繁。

庙开鼯鼠叫,神降越巫言。

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

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