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其二)

孤云踪迹混风尘,蔼蔼阳和满一襟。

招得鸳班同胜赏,肯教牛铎嗣清音。

庵当黛面雪霜峭,洞锁玉台烟雨深。

何日与师携手去,胎仙同看舞琴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孤云的行踪混入了尘世的纷扰,暖阳的和煦充满衣襟。
邀请了鸳鸯鸟共享这美景,是否能让牛鸣声也带来清新的乐音。
庵堂坐落在青翠山峰前,积雪如霜,洞穴深处隐藏着玉台,烟雨缭绕。
何时能与您一同前往,欣赏那如胎儿般纯净的心灵在琴音中起舞。

注释

孤云:比喻超脱尘世的孤独飘逸之态。
蔼蔼:形容阳光温暖、和煦。
鸳班:比喻美好的伴侣或群体。
牛铎:古代的一种乐器,牛角制成,用于报时或祭祀。
黛面:青山翠色,形容山峰的颜色。
胎仙:比喻纯洁无暇的心灵。
舞琴心:以琴声为伴,心灵如舞动一般纯净。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程公许在九月晦日斋宿太一宫时,对姚高士、刘长翁以及汤仲能诸位朋友的邀请和共赏美景的感慨。首句“孤云踪迹混风尘”以孤云自比,暗示自己在世俗中飘泊不定,但内心追求的是超脱与宁静。接下来的“蔼蔼阳和满一襟”则表达了诗人对和煦阳光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使得心境温暖。

“招得鸳班同胜赏”中的“鸳班”喻指才子佳人,诗人邀请朋友们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清雅之乐。“肯教牛铎嗣清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朋友们能延续这份清高雅致,如同牛铎(寺庙中的钟声)般悠扬。

“庵当黛面雪霜峭,洞锁玉台烟雨深”两句,通过描绘山庵的环境——黛色山峰如黛妆,雪霜覆盖,洞穴深藏于烟雨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日与师携手去,胎仙同看舞琴心”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们一同远离尘世,共享隐逸生活,观赏琴心之舞,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深深渴望和对友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对于自然、友情和超凡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其一)

扰扰东华车马尘,烟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已销浮念,枯木犹能发至音。

白鹤不来红日暮,金鳞自跃碧潭深。

五千言外无馀旨,苦更研朱学洗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八月十日夜梦登青城最高峰醮仙官醮罢同羽士二三人散策月下濯足涧水意甚适也推枕惘然纪以唐律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三衢道士郑自得即天庆寮舍种梅疏池为小亭扁曰横清有诏住南岳道观复以此扁其亭解官事言归袖诗相访为次韵

高人久已悟空花,养就丹田日月华。

方丈有谁来晤语,横枝相对虑无邪。

云开衡岳重回首,雪满柯山迟到家。

乞得归閒来叩户,摘将青子荐流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上茶使邹郎中孟卿(其五)

广文官独冷,博士冗不治。

况此侯国泮,赘哉童子师。

萧散非郑老,文章惭退之。

可能冰雪地,一借春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