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待渡同石亭

东来风景与心违,到处惊蓬卷地飞。

泺口夕阳红照水,华山秋色翠生衣。

故人弹铗歌同和,此际停骖计恐非。

明借名泉洗尘土,真珠十斛溅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黼平的《泺口待渡同石亭》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东来风景与心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与内心期待有所不符的失望情绪,暗示了旅途中的不如意。接下来的“到处惊蓬卷地飞”以蓬草随风飘散比喻自己的漂泊不定,形象生动。

“泺口夕阳红照水”描绘了傍晚时分,泺口的夕阳映照在水面,景色虽美,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而开朗。华山的“秋色翠生衣”则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清冷,秋意浓厚,这与他的心境相呼应。

“故人弹铗歌同和”借用典故,表达与友人的共鸣,他们或许也在各自的困境中以歌声排解愁绪。“此际停骖计恐非”流露出诗人对当前滞留此处的犹豫,可能并非他原本的计划。

最后两句“明借名泉洗尘土,真珠十斛溅霏微”寓意深长,诗人希望能借助泉水洗涤旅途中的疲惫和尘埃,以求心灵的净化,而泉水如真珠般洒落,更显其珍贵与洗涤效果的微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

李黼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渡洞庭

城陵山前霜月高,江湖欲上鸡初号。

舟人夜语起捩柁,但觉枕底生风涛。

黏天洞庭乘水入,余亦起从帆下立。

三江杳杳宿鹜迷,五渚苍苍老蛟泣。

巴丘邸阁波浪间,到眼突兀横编山。

芦中渔火尚未灭,空际梵音殊自间。

绕湖周遭几百里,湿烟一堆层叠起。

倒影俛临明镜看,却是君山青插水。

二山宛在湖中央,南北苕亭势可望。

不知蓬瀛定谁到,对此辄欲褰余裳。

斯须斗转星亦沈,群真出入地道深。

龙女遥归碧海岸,湘君正依斑竹林。

湖山虚肃徘徊久,小别京华亦回首。

洛阳少年济时才,上书那遣长沙来。

形式: 古风

漕运行

书生一食恒三日,忍饥诵经门不出。

仙家撒米狡狯多,饭甑空看梦中溢。

一麾作宰居海滨,职有漕事当躬亲。

手收八万七千石,但丐糠覈能肥人。

连廒四开临水曲,负戴遥来趁初旭。

南箕扇簸北斗量,原是天公具餐玉。

岂惟献纳人争先,乌雀未敢窥檐前。

仓储近烦白虎卫,水餫远叱黄龙牵。

颇闻荷花塘欲涸,碧波粼粼石凿凿。

屯丁辛苦里正嗟,津贴钱刀苦来索。

汝辈何如为杞忧,连云畚插通邗沟。

高低正依均海法,升斗不贷监河侯。

般橹万里趋芳甸,黍谷桃渠眼中见。

滹沱可洞涞可陂,只在司农斥坟衍。

拓地平移委粟山,治田尽表宜禾县。

丰岁香粳满近畿,云帆永罢东吴转。

形式: 古风

阊门送客

水西楼阁玉参差,杨柳花飞客去时。

锦字缄书千种恨,兰溪归棹十年迟。

香头夜雨人初到,婪尾春杯酒莫辞。

吴下行踪如向说,红闺应䠞远山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八日同年陈范川太史招同梁一峰广文游光孝净慧二禅寺呈范川(其一)

鬓丝禅榻记吾曾,廿载尘劳苦莫胜。

今日重寻留钵地,前身初悟写经僧。

菩提树长金园净,诃子林中结宇徵。

祖意但求真面目,未妨文字乞溪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