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师中任清江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閒。

儒冠杂武弁,屈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喜欢送别任老师,羡慕你正当青春年华。
如同被束缚在槽中的马,初次戴上马鞍展翅飞翔。
你的奔腾跃入我眼帘,让我思绪飘向边疆。
谁能料到你会挣脱束缚,傲视群雄登上泰山。
如今你初任县令,翱翔在长江岸边。
长江波涛汹涌,似乎随时可能翻覆。
江水浩荡吞没九野,壮志豪情激荡人心。
人生忧虑的是不能远行,困守一隅局限了视野。
未曾见过广阔天地,怎知天地之广大。
如今你是家乡的才俊,已见过西部的壮丽。
去年你在边疆任职,经历战火与和平的交替。
文士的儒冠混杂着武将的头盔,与异族交谈不以为耻。
你即将南下,大浪滔天眼前展现。
心中的疙瘩和不满,将在南行中消散成坦途。
陈汤喜好地形优势,所到之处总爱纵览全局。
我想你在那,胸襟必会开阔无阻。

注释

任师:指任课老师或尊敬的师长。
伏枥马:比喻有才能而未展露的人。
鞍:马鞍,象征开始施展才华。
羁:束缚,限制。
太山:比喻崇高的地位或目标。
县: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大江干:江边,江岸。
烽火: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此处指战事。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武弁:武官的头饰,指军人。
南土:南方地区。
胸中芥蒂:心中积压的不满或怨恨。
陈汤:历史上的名将,这里可能借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豁然:开阔,开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苏洵)所作,名为《送任师中任清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期望其在新的征程中能够展翅高飞,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因循守旧、未能大放异彩的自嘲。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开篇就表达了对朋友年轻有为的羡慕之情,以及对其即将开始新征程的喜悦。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这里用了一个鲜明的比喻,将友人比作尚未驯服、充满活力的伏枥之马,表现出友人的蓄势待发和朝气蓬勃。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描述了友人的才华横溢,让人眼前一亮,引起深深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摆脱束缚,勇攀高峰,展现才能,即使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也要像大江一样,不畏艰险,一往无前。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这里的“浩荡”形容了友人的胸襟如同广阔的江海,而“壮士肝”则象征着勇敢和坚毅的品格。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这几句流露出诗人的自嘲,他自己感到生命中缺乏大的作为,被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所束缚,没有机会去经历更广阔的人生,也没有机会认识到世界的辽阔。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这里赞美友人已经拥有了诗人自认为缺失的那份见识和才华。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閒。儒冠杂武弁,屈与毡裘言。” 描述了友人的经历,他曾在边疆任职,穿梭于战乱之中,学者之冠与武士之帽交织,体现出友人复杂而丰富的生活经验。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这里表达了对友人新征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将心中的烦恼和牵挂全部抛弃,迎接新的开始。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他在每一个地方都能够取得成功,并且能够以宽广的心态去观察和体验一切。当朋友到达新的目的地时,相信他会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心胸。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表达了对友人美好未来的祝愿,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内心的不甘平庸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

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

白马渡浐水,红旌照蜀山。

归来未解带,故旧已满门。

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

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飧。

形式: 古风

送陆权叔提举茶税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

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

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

今来未五岁,新传满盈几。

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

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

何年重相逢,祗益使余畏。

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

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形式: 古风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

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箸粗。

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

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丈夫正多念,老大自不安。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

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

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

缅怀当今人,草草无复闲。

坚卧固不起,芒刺实在肩。

布衣与食肉,幸可交口言。

默默不以告,未可遽罪愆。

驱车入京洛,藩镇皆达官。

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

贫贱吾老矣,不复苦自叹。

富贵不足爱,浮云过长天。

中怀邈有念,惝恍难自论。

世俗不见信,排斥仅得存。

昨者东入秦,大麦黄满田。

秦民可无饥,为君喜不眠。

禁军几千万,仰此填其咽。

西蕃久不反,老贼非常然。

士饱可以战,吾宁为之先。

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

烽火尚未灭,何策安西边。

傅侯君谓何,明日将东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