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十八滩

补天乘块截江流,今古惊涛咽暮秋。

万石棱棱争出水,千崖叠叠曲行舟。

猿啼频下孤臣泪,日落重增旅客愁。

惶恐滩头征雁断,几人回首望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过十八滩》由清代诗人王恕所作,描绘了过十八滩时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

首联“补天乘块截江流,今古惊涛咽暮秋”,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过滩景象。补天之举,象征着诗人面对艰难险阻的决心与勇气;“乘块截江流”则生动描绘了船只在激流中勇往直前的场景。而“今古惊涛咽暮秋”一句,则将时间的跨度与自然的壮美融为一体,暗示着历史长河中,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不屈的灵魂在激流中搏击。

颔联“万石棱棱争出水,千崖叠叠曲行舟”,进一步展现了过滩的壮观与复杂。万石林立,仿佛在水中争先恐后,千崖交错,舟行其间,曲曲折折,既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寓意着人生的坎坷与挑战。

颈联“猿啼频下孤臣泪,日落重增旅客愁”,转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猿猴的哀鸣,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忧愁的外化。日落之时,增添的不仅仅是对旅途的疲惫,更是对故乡、对家国的深深思念。

尾联“惶恐滩头征雁断,几人回首望神州”,以“惶恐滩头”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不安与忧虑。同时,“征雁断”与“回首望神州”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另一方面则寄托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刻的人文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与对国家、家乡的深切眷恋。

收录诗词(7)

王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馆偶诵陶诗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句怃然有感

春风从何来,所过不留迹。

人与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独何为,当春转萧瑟。

亲老不能待,饥驱此行役。

纵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

一心信两端,绎思有馀戚。

缅昔负米贤,欢焉供子职。

形式: 古风

趋热性能惯,贪饕死亦轻。

未容随骥尾,先欲乱鸡鸣。

把剑何堪逐,无屏漫点成。

秋风萧飒后,怜尔竟何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落花村寄姚水部梓岚

蒲村西十里,隔水澹斜阳。

花落在何处,人行觉路香。

鸡栖烟箐密,鸦曳暮云长。

想见湄潭老,探幽觅句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军旅

书生事军旅,奉檄楚江游。

人度危滩月,猿啼独夜舟。

遥闻刁斗静,犹喜甲兵收。

不作从征咏,登楼客已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