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馆偶诵陶诗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句怃然有感

春风从何来,所过不留迹。

人与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独何为,当春转萧瑟。

亲老不能待,饥驱此行役。

纵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

一心信两端,绎思有馀戚。

缅昔负米贤,欢焉供子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邵泰创作,名为《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馆偶诵陶诗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句怃然有感》。邵泰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繁忙的公务和生活压力下,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邵泰以“春风从何来,所过不留迹”开篇,借春风的无形无迹,比喻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接着,“人与物同春,欣欣各自得”描绘了万物在春天中的生机勃勃,暗示了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邵泰紧接着自问:“而我独何为,当春转萧瑟。”他感叹自己在春天却感到凄凉,与外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亲老不能待,饥驱此行役”反映了邵泰对家庭责任的担忧与对生活的无奈。他无法陪伴年迈的亲人,只能为了生计奔波劳碌。“纵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则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反省,即使不是身处深山,也感到愧对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一心信两端,绎思有馀戚”表明邵泰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纠结,他在追求事业与家庭之间徘徊,感到深深的忧愁。最后,“缅昔负米贤,欢焉供子职”通过引用古代贤人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简单而充实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复杂生活状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在社会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与挣扎,以及对家庭责任与自我实现的思考。邵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邵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趋热性能惯,贪饕死亦轻。

未容随骥尾,先欲乱鸡鸣。

把剑何堪逐,无屏漫点成。

秋风萧飒后,怜尔竟何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落花村寄姚水部梓岚

蒲村西十里,隔水澹斜阳。

花落在何处,人行觉路香。

鸡栖烟箐密,鸦曳暮云长。

想见湄潭老,探幽觅句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军旅

书生事军旅,奉檄楚江游。

人度危滩月,猿啼独夜舟。

遥闻刁斗静,犹喜甲兵收。

不作从征咏,登楼客已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晓行

闻鸡莫叹客途穷,拂曙星河倚剑雄。

马上续完乡国梦,笛中吹起戍楼风。

云开泰岱天门白,人渡津关海日红。

湛露未晞秋信到,芦烟深处数声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