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其一)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

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形式: 词牌: 桂殿秋

翻译

仙女降临董双成,汉宫夜晚清凉中奏玉笙。
乐曲结束她随仙官离去,万籁俱寂只有月光照亮千门万户。

注释

仙女:神话中的女性仙子。
董双成:传说中的仙女名,也指笙的美妙声音。
汉殿:汉朝的宫殿。
夜凉:夜晚的清凉气氛。
玉笙:玉质的笙,古代一种管乐器。
曲终:乐曲结束。
仙官:神仙的官员,可能指天宫的侍者。
去:离开。
惟月明:只剩下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仙界与人间的不同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和追求美好境界的向往。

第一首“董双成”中,“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通过仙女下凡、董双成(可能指音乐或舞蹈)的描写,以及汉代宫殿中的清凉夜晚和玉制的簫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而“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则描绘了音乐结束后仙女离去的景象,以及在夜深人静时,只有月光照亮无数的房屋和宫门,增添了一种淡远与空灵的感觉。

第二首“桂殿秋”中,李白以其特有的豪放风格,通过对桂花盛开于皇宫之中的描写,以及秋夜的清冷与寂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和帝王生活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桂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荣华的植物,其盛开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高尚品德或国家的昌盛。在这首诗中,桂花之美不仅映照出皇宫的辉煌,也反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桂殿秋(其二)

河汉女,玉鍊颜,云軿往往在人间。

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

形式: 词牌: 桂殿秋

清平乐(其一)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祗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

惟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

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